一、刑事抗訴與上訴有何區別?
刑事抗訴與上訴的區別主要體現在提出上訴請求的主體、理由以及時間都是存在差異的。具體區別如下:
1、主體不同。有權上訴的主體,刑事被告人、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獨立、完整的上訴權;被告人的辯護人和近親屬,經被告人同意有權提起上訴的主體仍然是被告人;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對附帶民事訴訟部分享有完整、獨立的上訴權;被害人沒有上訴權,但有請求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的權利。但被害人只能就一審的判決請求抗訴,對裁定不能請求。有權二審抗訴的主體:有權二審抗訴的主體僅限于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最高人民檢察院不能按照第二審程序對最高人民檢察院第一審的判決、裁定提出抗訴。
2、理由不同。上訴不需要任何理由,只要不服就可以上訴。抗訴必須是人民檢察院認為原裁判確有錯誤。
3、提起方式不同。上訴的方式,既可以采用書狀形式,也可以采用口頭形式。抗訴的方式,不能采用口頭形式,應當提交抗訴書。
4、上訴、抗訴的途徑不同。上訴的途徑:提出上訴既可以通過原審人民法院提出,也可以直接向第二審人民法院提出。抗訴的途徑:提出抗訴應當通過原審人民法院提出抗訴書,并且將抗訴書抄送上一級人檢查院,不能直接向第二審法院提出。
5、刑事案件上訴不加刑,就是上訴不會加重處罰,但是檢察機關抗訴不受此原則限制;
6、上訴只能在一審判決后判決未生效的上訴期內提出;檢察機關抗訴分為二審抗訴和再審抗訴,二審抗訴只能在抗訴期內提出,再審抗訴在判決生效后任何時間都可提出 。
二、刑事抗訴時效一般為多久?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三條規定:“不服判決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五日,從接到判決書、裁定書的第二日起算。”
判決和裁定在發生法律效力后執行。《刑訴》第二百零八條第二款第一項:已過法定期限沒有上訴、抗訴的判決和裁定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所以,如果你是一審案件可以在法定期限內上訴,否則經過10日開始判決開始執行,判決前先行羈押的羈押一日折抵刑期兩日。
《刑事訴訟法》第217條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認為本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裁定確有錯誤的時候,應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據此,抗訴是人民檢察院發現或者認為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確有錯誤時,提請審判機關依法重新審理并予以糾正的訴訟行為。抗訴通常分為對一審未生效裁判的抗訴和對生效裁判的抗訴兩種,前者也叫上訴審程序的抗訴,后者也叫再審程序的抗訴。《刑事訴訟法》第181條所指的是對一審未生效判決、裁定的抗訴。有權對一審未生效判決、裁定抗訴的機關,是一審人民法院的同級人民檢察院。
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二條規定:“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的,自收到判決書后五日以內,有權請求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人民檢察院自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請求后五日以內,應當作出是否抗訴的決定并且答復請求人。”
刑事追訴時效制度的規定具有預防犯罪、保障人權、保證量刑制度的落實、實現法律正義等諸多價值,因而設立該制度很有必要。我國刑法追訴時效制度實施以來總的來說還是卓有成效的,但也存在著用語表述不當,過于嚴厲等問題,有必要進一步完善。
雖然檢察院的職員在審理案件時,會嚴格遵守相關法律的規定,但是依舊會存在一審結束之后,案件的當事人,或者是其他的司法機關想要提出抗訴的請求。并且刑事抗訴是受到期限限制的,但是上訴只會受到訴訟時效的限制,在訴訟時效內只要其能提交訴狀,此時上訴請求一般都會受理。
檢察院抗訴期限的有哪些內容
哪些情況下可以抗訴,什么案件能提起抗訴
抗訴案件的辦案時限有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征地果樹補償標準
2021-02-06商標法對商標侵權行為有何規定
2020-12-30商標法對商標注冊的審查和核準的規定
2021-01-29司法鑒定意見是否可撤銷
2020-12-04夫妻共同債務的法律規定
2020-12-01申請強制執行可否附加失信
2020-11-18代理賣掛犯法嗎怎么量刑
2021-02-01轉繼承有怎樣的特征
2020-11-08醫療糾紛的防范
2020-11-09無故減薪算辭退嗎
2021-03-13被刑拘后是否可以直接解除勞動關系
2020-11-15公司可以對孕婦的崗位隨便調整嗎
2020-11-21拖欠農民工工資十年以上怎么進行補償
2021-01-15購買人壽保險的原因
2021-01-06產品責任險與職業責任險的區別詳解
2021-01-21海洋貨物運輸保險單
2020-12-22保險合同糾紛案例(保險合同條款的解釋)
2020-12-21車輛未按時年檢保險公司一定不用賠償嗎
2021-03-11拼車族應該如何購買車險
2021-01-10企業財產保險屬于哪一種保險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