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民檢察院抗訴流程是什么?
1、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對同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經審查認為符合抗訴條件的,應當提請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抗訴。
對下級人民檢察院提請抗訴的案件,上級人民檢察院應當在三個月內審查終結,并依法作出抗訴或者不抗訴決定。需要延長審查期限的,由檢察長批準。
2、人民檢察院提請抗訴,應當制作《提請抗訴報告書》,并將審判卷宗、檢察卷宗報上級人民檢察院。
3、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抗訴案件,人民檢察院應當派員出席再審法庭。受理抗訴的人民法院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的,提出抗訴的人民檢察院可以指令再審人民法院的同級人民檢察院派員出席再審法庭。
4、人民法院就抗訴案件作出再審判決、裁定以后,提出抗訴的人民檢察院應當對再審判決、裁定進行審查,并填寫《抗訴再審判決(裁定)登記表》。
二、抗訴的條件
1、人民法院采信自行收集的證據,未經庭審質證即作為裁判的根據,導致裁判錯誤的。
2、人民法院不采納公訴人庭前收集并經庭審質證的有效證據,僅因被告人翻供而判決無罪或改變事實認定,造成錯誤裁判的。
3、人民法院審判活動嚴重違反法定 訴訟程序,或者審判人員在審理案件過程中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等行為,影響公正裁判的。
4、判決、裁定認定事實或者適用法律錯誤,量刑雖然未致畸輕畸重, 但社會影響惡劣的。
5、因重要事實、法定情節認定錯誤而導致錯誤裁判,或者因判決、裁定認定犯罪性質錯誤,可能對司法實踐產生不良效應的。
三、抗訴的概念是什么?
抗訴是指人民檢察院對人民法院的審判實行法律監督的重要形式。抗訴分為依上訴程序和依審判監督程序兩種提出方式。對未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或裁定,同級人民檢察院可在抗訴期限內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或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的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發現確有錯誤時可依審判監督程序提出抗訴,人民法院應依法再審。再審時,人民檢察院應派員出庭。
可見,同級人民檢察院不經過上級有關單位的批準不能直接提出抗訴,真正開始啟動抗訴程序也是有一定的審查周期的。如果刑事案件的判決結果連人民檢察院自身都覺得有問題,恐怕很多時候也很難使犯罪嫌疑人或受害者信服。抗訴就是要保障法院審判的公正性。
民事訴訟中抗訴程序是怎樣的?
哪些情況下可以抗訴,什么案件能提起抗訴
被害人刑事抗訴不成功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買賣婚姻救父是否有法律效力
2021-02-12交通事故鑒定費是不是保險公司出的
2021-01-23最新交通事故賠償標準及計算公式
2020-12-31公司破產清算要經過哪些程序
2020-12-25只要軍人不同意就不能離婚了嗎
2020-11-28繼承權喪失有什么特點
2021-01-23車禍死亡怎么計算扶養費
2021-03-23老人財產歸誰就誰贍養嗎
2021-03-09逾期還款后征信怎么恢復
2021-03-16家庭暴力犯罪中應該怎樣認定虐待和故意傷害
2021-01-29員工不勝任現職務可隨意調崗嗎
2020-12-22疫情期間工資怎么發
2021-03-11勞動爭議幾年自動終止
2020-12-17產品責任糾紛應怎樣歸責
2020-12-11人身保險合同解除有什么規定
2020-11-26購買新型人身保險產品大有學問
2021-01-20處理賠償糾紛要交什么材料
2020-11-23車保險理賠流程有哪些
2021-01-09土地承包經營權流中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嗎
2021-01-15關于農村機動地發包的程序性規定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