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可以帶動合議、辯護、回避等各項制度的貫徹執行。
2、有助于人民法院客觀全面地查明案情和正確地處理案件,提高辦案質量。
3、可以密切法院同群眾的關系,增強審判人員的責任感,防止發生違法亂紀現象。
4、可以充分發揮審判的教育作用。
二、簡介
法院審判案件公開進行的訴訟原則。開庭時間、地點對外公開,允許公眾旁聽和新聞記者采訪。審判公開原則最早為資產階級啟蒙學者所提出,以反對封建司法中的秘密審判、私設法庭、專橫擅斷。后為各國普遍采用。在中國,依照法律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案件應當公開進行。但下列情況不公開審判:
(1)涉及國家機密、個人隱私案件,一律不公開。
(2)未成年人的犯罪案件,14歲以上不滿16歲的一律不公開;16歲以上未滿18歲的,一般也不公開。
(3)離婚案件當事人申請不公開審理的,可以不公開。上述案件不論是否公開審理,宣告判決一律公開進行。 公開審判是相對于秘密審判而言的。公開審判取代秘密審判是訴訟制度文明進步的表現。在封建專制社會,審判多在秘密狀態下進行,審判過程不僅不公之于眾,甚至在當事人之間也相互隔離。秘密審判的不合理性在資產階級革命時期受到進步思想家的猛烈批判。隨著資產階級革命勝利后,公開審判制度逐漸成為現代各國的一項重要訴訟制度。
三、依據
在中國,各級人民法院實行公開審判制度的法律依據主要有:
(1)《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一百二十五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案件,除法律規定的特別情況外,一律公開進行。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
(2)1991年4月9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十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規定實行合議、回避、公開審判和兩審終審制度。
(3)1989年4月4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六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依法實行會議、回避、公開審判和兩審終審制度。
(4)《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十一條規定:人民法院審判案件,除本法另有規定的以外,一律公開進行。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人民法院有義務保證被告人獲得辯護。
我國的司法機關會在發生了違法行為以后,對犯罪行為進行立案調查,如果掌握了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實后證據后,公訴機關是會對犯罪嫌疑人提出公訴的,在進行公訴時也是會進行公開審判和宣判的,如果案件涉及到未成年人犯罪以及國家機密和隱私方面可以不進行公開。
公開審判原則是什么?是怎樣的
刑訴法定不公開審判的情形有哪些?
檢察院起訴書公開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二手房買賣合同的范本
2021-01-16交通事故定責之后賠償比例怎么分
2020-11-15不繼承遺產可以不贍養嗎
2021-02-10快遞被他人拿走誰負責
2021-03-01事故認定書如何修改
2020-12-20撫恤金的發放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01商業銀行取得執照六個月內未開業怎么辦
2020-11-21配偶成為法定繼承人需滿足什么
2020-12-21政府回購房可以贈與他人嗎,政府回購房如何贈與他人
2021-01-04境外人員國內購房政策有哪些調整,外籍人士購房條件又有哪些
2021-01-15勞務分包合同適合什么法律
2020-12-07保險合同的體現形式包含有哪些
2021-03-03保險合同如何變更
2021-01-30失地保險一次性繳費標準
2021-01-03公司拖欠五年保險如何維權
2021-02-10意外事故保險的賠付是怎樣的
2020-11-30買了新車怎么上保險
2021-03-15關于對保險中介機構監督管理規定向社會各界征求意見的公告內容是什么
2020-12-04國際貿易貨物運輸與保險
2020-12-01關于保險受益權問題的研究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