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發生后,公安機關首先會介入調查,鎖定犯罪嫌疑人,確定犯罪事實清楚的,會由檢察院向法院提出公訴。按照刑事訴訟法規定,法院審理刑事案件是有一定期限的,沒有特殊情況,不得延期。那么,法院刑訴法審限是多久?下面我們跟隨小編了解下相關知識。
一、刑訴法審限是多久?
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后二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對于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上一級人民法院批準,可以延長三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準。
第二審人民法院受理上訴、抗訴案件,應當在二個月以內審結。對于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批準或者決定,可以延長二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準。
二、刑事訴訟的程序是怎樣的?
1、立案
立案是指司法機關按照管轄范圍,對刑事案件接受、審查和作出受理決定的訴訟活動。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權也有義務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人民法院報案或舉報。被害人對于侵害其人身權或財產權的犯罪事實或犯罪嫌疑人,有權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人民法院報案或控告。
2、偵查
偵查是公安機關和人民檢察院為查明案情、收集證據和查獲犯罪嫌疑人而依法進行調查工作和采取有關強制措施的訴訟活動。偵查人員在偵查過程中可以采用下列偵查手段:訊問犯罪嫌疑人;詢問證人;勘驗、檢查;搜查;扣押物證、書證;鑒定;通緝。
3、起訴
起訴是指請求人民法院對被告人進行審判的訴訟活動。人民檢察院代表國家進行的起訴,稱為公訴。被害人本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進行的起訴,稱為自訴。
4、審判
刑事訴訟中的審判,就是人民法院對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或者自訴人提起自訴的案件,依照法定程序,審查案件事實,并根據已經查明的事實、證據和有關的法律規定,作出被告人是否有罪、應否處罰的裁判活動。
通過上文,小編告訴了大家刑訴法審限是多久。按照刑事訴訟法規定,法院在進行一審程序的時候,審理期限是兩個月,最長也不得超過三個月。而二審程序中,也應該在兩個月內完成審理。如果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法院應該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請,獲得批準后,還可以延期兩個月左右。
新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的內容
新刑事訴訟法證據規則有哪些呢
刑事訴訟法解釋第155條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沒合同租房拖欠房租如何處理
2020-12-14保證與保證合同
2020-12-24動物致人損害的形態可分為哪幾種
2020-11-12專利復審決定如何做出
2021-01-10監護過失是否要承擔侵權責任
2020-12-31到期債權執行異議
2021-03-19傷殘鑒定多久能下來
2020-12-24未成年人網絡打賞可以退還嗎?最高法明確了!
2021-02-10事故認定書如何審查
2021-01-19怎樣預防倉儲合同糾紛
2021-03-03辦理房產贈與公證錄音錄像嗎
2020-12-26公有住房交易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17試用期15天沒工資合法嗎
2021-03-10北京市勞動局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勞動爭議案件法律適用問題研討會會議紀要
2021-01-03做了財產保全的就一定能執行嗎
2020-12-01代位追償在財險和壽險中的不同運用
2020-11-17意外保險如何索賠
2021-02-15飛機延誤險怎么賠償
2021-01-16物保法律如何規定的呢
2020-12-11投保人在法律上有什么規定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