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上,刑事訴訟案件往往會有各類不同的情況發生。這讓案件的當事人感到迷惑,無法正確并且準確的運用刑事訴訟法為自己進行辯護,致使嫌疑人未受到應有的懲罰。那么刑事訴訟法辯護分類具體有哪些呢?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刑事訴訟法辯護分類具體有哪些
自行辯護
自行辯護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針對指控進行反駁、申辯和辯解的行為。這種辯護貫穿于整個刑事訴訟,無論是在偵查階段,還是在審判階段,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都可以為自己辯護。
委托辯護
1、根據《刑事訴訟法》第33條的規定,自訴案件的被告人有權隨時委托辯護人。人民法院自受理自訴案件之日起3日以內應當告知被告人有權委托辯護人。
2、公訴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自案件移送到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之日起,有權委托辯護人。(1)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后或者采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可以聘請律師為其提供法律幫助。(2)人民檢察院自收到移送審查起訴的案件材料之日起3日以內,應當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權委托辯護人。(3)對于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的案件,應當自人民檢察院的刑事偵查部門將該案件移送審查起訴部門之日起,犯罪嫌疑人有權委托辯護人。
3、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51條規定,開庭前10天被告人未委托辯護人的,人民法院應當告知被告人可以委托辯護人。
指定辯護
指定辯護只適用于審判階段,被指定的辯護人只能是律師。指定辯護包括:
1、公訴人出庭公訴的案件,被告因經濟困難或其他原因沒有委托辯護人的,人民法院可以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提供辯護。最高人民法院《解釋》對“可以指定”辯護人的情況作了具體規定,包括:
(1)符合當地政府規定的經濟困難標準的;
(2)本人確無經濟來源,其家庭經濟狀況無法查明的;
(3)本人確無經濟來源,其家屬經多次勸說仍不愿為其承擔辯護費用的;
(4)共同犯罪案件,其他被告人已委托辯護人的;
(5)具有外國國籍的;
(6)案件有重大社會影響的;
(7)人民法院認為起訴意見和移送的證據材料可能影響正確定罪量刑的。指定的辯護人,應當是依法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
2、被告人盲、聾、啞或者限制行為能力,或者在開庭審理時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而沒有委托辯護人的,人民法院應當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3、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托辯護人的,人民法院應當為其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其辯護。
從以上內容可以得出,刑事訴訟法辯護分類主要為自行辯護,委托辯護,指定辯護這三種形式。除此之外,應根據被害人或案件的具體情況進行辯護。不同的案件應根據不同的種類進行有效的辯護,其他情況依據具體案件而定。
刑事訴訟法解釋第155條規定
最新2020年刑事訴訟法解釋
刑事訴訟法及司法解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盲人簽字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10商號適用情形有哪些
2021-02-18當事人自行解決交通事故協議書范本是怎樣的
2021-03-16合伙企業的相關法條和基本特征是什么
2020-12-17贈予贍養協議怎么寫
2021-02-26發生交通事故怎么起訴
2020-12-15遭遇家暴應當如何保護自己
2020-12-15房產繼承糾紛的解決方法有什么
2021-02-12買二手房之前需要做哪些功課呢
2021-03-17固定期限合同履行中辭職怎么辦
2021-01-14航空意外險是否需要購買
2020-12-03在保險公司不干了,對以后有影響嗎
2021-02-11保險利益原則有哪些
2020-11-12案例之證照逾期保險不保
2021-01-10什么情況下保險公司可以拒絕賠償
2021-02-10車輛沒保險撞了人怎么辦
2021-01-22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保險法》等五部法律的決定
2021-01-22保險合同書丟了怎么辦
2021-01-22保險法司法解釋三對夫妻保單業務的影響有什么
2021-02-18保險經紀人的法律地位和法律責任分別是什么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