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意傷害判刑還賠錢嗎
故意傷害罪作為一種暴力型犯罪,被告人除了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外,也要對傷者進行民事賠償。
追究刑事責任并不能免除民事賠償,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
相關規定:
《侵權責任法》第十六條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殘疾生活輔助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刑法》關于故意傷害罪判刑后還用賠償嗎第三十六條 【賠償經濟損失與民事優先原則】由于犯罪行為而使被害人遭受經濟損失的,對犯罪分-子除依法給予刑事處罰外,并應根據情況判處賠償經濟損失。
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犯罪分-子,同時被-判處罰金,其財產不足以全部支付的,或者被-判處沒收財產的,應當先承擔對被害人的民事賠償責任。
二、故意傷害致人重傷的情形
我國刑法規定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非法損害他人身體的行為為故意傷害罪。故意輕傷的,不存在犯罪未遂問題,即行為人主觀上只想造成輕傷結果,而實際上未造成輕傷結果的, 不宜以犯罪論處。重傷意圖非常明顯,且已經著手實行重傷行為,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的,應按故意重傷(未遂)論處。
符和犯罪構成要件的行為人,在傷害故意支配下實施了傷害行為,造成他人身體傷害,達到輕傷程度的,即可認定為故意傷害罪的既遂。故意傷害造成重傷的,包含兩種情況:
1、行為人明顯只具有輕傷的故意,但過失造成重傷;
2、行為人明顯具有重傷的故意,客觀上也造成了重傷。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的,是典型的結果加重犯。故意傷害沒有致人死亡的,不得認定為故意傷害致死的未遂犯。
對故意傷害行為判刑,這是承擔刑事方面的責任。而因為故意傷害行為,給被害人造成了人身損害的,需要對其作出相應的民事賠償,這是民事方面的責任。二者互不影響。但如果在判刑之前,能夠積極的對傷者及其家屬作出賠償,爭取對方的諒解,那么法官在量刑處罰的時候可能會適當參考,然后對行為人從寬處罰。
故意傷害罪致人毀容判幾年
構成故意傷害罪可以自訴嗎?
故意傷害罪的成立條件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財產既可以抵押又可以質押
2021-03-21不繼承遺產可以不贍養嗎
2021-02-10對事故責任認定書不服怎么辦
2021-02-06買賣合同范本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2021-01-29試用期社保按工資的80%作基數繳納是否合法
2021-03-03保險索賠時間不可過長
2021-01-07保險合同的法律特征有哪些
2020-12-31這個30萬,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1-01-24車禍賠償后訴保險公司要求理賠嗎
2021-01-10江蘇通州最低職工保險,職工自己需繳多少
2020-12-20理賠案件有哪些環節
2021-01-21從事保險活動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2020-12-28保險監管的必要性是什么
2020-12-25保險賠償金給付的若干法律問題
2020-12-06規劃部門可以公開土地出讓合同嗎
2020-12-20土地轉讓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0-11-17拆遷宅基地地上的人參怎么補償
2021-02-04眉山農村房屋拆遷補償
2021-02-19怎樣審查拆遷補償協議
2021-01-29基準地價、標定地價、土地使用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