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詐騙屬于侵權嗎
電信詐騙是屬于違法犯罪的行為,并不是屬于侵權的行為,電信詐騙數額達到較大的,會構成詐騙罪。
相關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罪】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民法典》(2021.1.1生效)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條 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依照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其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條 行為人造成他人民事權益損害,不論行為人有無過錯,法律規定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的,依照其規定。
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例失效;
《民法典》生效前的法律規定:
《侵權責任法》
第六條?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根據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行為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七條?行為人損害他人民事權益,不論行為人有無過錯,法律規定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的,依照其規定。
屬于電信詐騙的行為有哪些
電信詐騙即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充分運用電話、絡、短信等現代科技手法與作案對象進行遠距離交流,通過冒用名義、虛構事實等手段騙取受害人轉移賬戶存款,從而利用銀行賬戶截取贓款的犯罪形式。電信詐騙犯罪特指利用手機、固定電話、網絡電話、互聯網等各種通訊途徑,通過打電話、發短信等方式詐騙錢財的一類侵犯公民財產權利的案件。電信詐騙犯罪和其他詐騙罪一樣:犯罪主體為一般主體;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以非法占有受害人的財產為目的;客體為公私財物的所有權;客觀方面,同樣是采用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的各種手段,騙取作案對象數額較大的財物的行為。在客觀方面,電信詐騙行為由四個部分組成:欺騙他人、使被害人陷入認識錯誤、被害人因錯誤而處分財物、行為人獲得財物。所以,在還未正式將電信詐騙罪立法的當下,應該可以將電信詐騙歸為詐騙罪的一種,并參照詐騙罪量罪定刑。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電信詐騙是屬于違法犯罪的行為,并不是屬于侵權的行為,電信詐騙數額達到較大的,會構成詐騙罪。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權利質押的法定原則是什么
2021-02-11司法強拆程序是什么
2021-01-07入贅贍養協議怎么寫
2020-12-31審議中的民法典跟原來的婚姻法比,修改了哪些
2021-03-17交通精神賠償最高限額是多少
2020-12-13首付分期簽了借款協議還能退房嗎
2021-02-27能索要十幾年未給的贍養費嗎
2021-02-01以前的贍養費能主張嗎
2021-03-21家庭冷暴力多久可以離婚
2021-02-23環境民事公益訴訟制度有什么重要性
2021-02-18銀行不同意放款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2-12檢察院受理土地糾紛嗎
2021-01-12中介哪些行為會受處罰
2021-02-19個人互換住房是否繳納土地增值稅
2020-11-28什么時候要簽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2020-12-01企業分立合并后需要變更勞動合同嗎
2021-02-09勞動合同怎樣解除勞動合同的解除方式是什么
2021-02-14臨時工簽勞動合同后違約該怎么處理
2021-03-10怎樣才能守法跳槽
2020-11-26產品責任險中保險公司不承擔責任的情況有哪些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