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申請證人作證什么時候提出
當事人向法庭申請證人出庭作證的時間要求不再適用《民訴證據規則》規定的“舉證期限屆滿前十日”,而變為“舉證期限屆滿前”。已經去掉了“前十日”三個字。并且,法院經審查決定批準證人出庭作證的,會事先通知;未經法院通知,證人不得擅自到庭,當事人也不得擅自將證人帶到法院等候出庭作證。
2012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引入了誠實信用原則,為制裁民事訴訟偽證行為提供了法律依據。但是,該原則在證人出庭作證制度中的具體適用還缺乏可操作性。為促進訴訟誠信,最高人民法院于2015年2月4日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的解釋》將原則轉化為制度,對證人簽署如實作證保證書的程序和后果等問題作出細化規定。
二、證人出庭作證的義務是怎樣的
出庭作證并接受法官和當事人的直接詢問,是證人的義務。經人民法院通知,證人應當出庭作證。但是,作為例外,《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七十三條規定,證人確有困難不能出庭的,經人民法院許可,可以通過提供書面證言、使用視聽傳輸技術或者視聽資料等方式作證。所謂“確有困難不能出庭”,前面已經說明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民訴證據規定》”)第五十六條的規定,是指有以下情形:(一)年邁體弱或者行動不便無法出庭的;(二)特殊崗位確實無法離開的;(三)路途特別遙遠,交通不便難以出庭的;(四)因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的原因無法出庭的;(五)其他無法出庭的特殊情況。
因此,證人僅在具有正當理由并經法院許可時,才能免予出庭作證。對于無正當理由未出庭作證的證人證言,《民訴證據規定》明確規定其不能作為單獨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必須要有其他相關證據佐證才能證明案件的事實。
目前,民事案件中證人出庭作證的方式有兩種:一是當事人為說明和印證己方主張,向法庭提出申請要求證人出庭作證。這種情況下,當事人應在舉證期限屆滿前向人民法院提交申請書和證人名單,由人民法院審查后作出是否批準證人出庭的決定。二是當人民法院認為因審理案件需要查明證據的,依職權通知證人出庭作證。
證人證言格式范文
刑事訴訟法保證人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證人必須出庭作證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訴訟公告費由誰承擔
2021-02-08婚前患病婚姻一定無效嗎
2021-02-16肇事叫人頂包算逃逸嗎
2020-11-17夫妻雙方怎樣做能不承擔對方債務
2021-01-13合同形式的概念
2021-01-13裝修合同工期延誤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1-11小產權房買斷需要什么手續
2020-11-29雙倍經濟補償金的情形有什么
2021-02-04勞動法辭退員工怎樣賠償
2021-01-09勞動調解后用人單位拒不履行怎么辦
2021-03-02勞動仲裁庭人員不來怎么辦
2021-01-02發生事故司機受傷商業險是否應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
2021-02-13郵包保險的方式和責任范圍有哪些
2021-03-14論人身保險合同效力之規范
2021-02-05車被石頭剮蹭能保險理賠嗎
2021-01-08保險合同違約責任形式有哪些
2021-01-16企業財產保險合同指的是什么
2021-01-11保險經紀人與保險代理人有什么區別
2021-03-04工程施工中存在哪些管理問題
2021-01-09戶口遷出房屋變空心房,拆遷補償比正常房屋低嗎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