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的受理法院怎么量刑的
根據《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的規定,故意傷害致人死亡起刑為10年,適用死刑。在刑事訴訟事務中,“以犯罪嫌疑人對被害人及家屬積極作出民事賠償作為酌定情節在量刑中被充分考慮”已在司法實踐中被普通運用。因此,民事賠償部分的解決將直接影響對犯罪嫌疑人判處實刑的期限。
就故意傷害(致死)的案件而言,如在基層法院提起公訴,則一般對犯罪嫌疑人比較有利,既不會判處無期以上徒刑,如果積極賠償,則一般在12年左右;如在中院提起公訴,即使積極賠償,最終也會使用上刑限。
我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一款規定:“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二、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的賠償怎么計算
1、喪葬費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標準,以六個月總額計算。
2、被扶養人生活費根據扶養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和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標準計算。被扶養人為未成年人的,計算至十八周歲;被扶養人無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計算二十年。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被扶養人是指受害人依法應當承擔扶養義務的未成年人或者喪失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成年近親屬。被扶養人還有其他扶養人的,賠償義務人只賠償受害人依法應當負擔的部分。被扶養人有數人的,年賠償總額累計不超過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額或者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額。
3、死亡賠償金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故意傷害致死的親屬,應該按照法律規定向案件的犯罪人員索要相應的喪葬費、撫養費、死亡賠償金,按照受害人員的年齡和案件當事人的實際收入。我國的司法機關在調查案件時,應保護受害者的合法權益,對故意傷害案件進行審理和判決。
故意傷害罪民事賠償了可以取保嗎
故意傷害致人死亡賠償標準
故意傷害罪沒毆打是否構成故意傷害?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復議可以成功嗎
2020-11-27補償安置協議可以行政訴訟嗎
2020-12-17股權變更提交資料后能否撤銷
2021-02-18老公現在坐牢了我和他已經分居兩年想起訴離婚法院會準嗎
2021-01-21保險人的合同解除權是什么
2021-01-09擔保法是如何規定保證人追償權的
2020-11-28指定管轄權不服要怎么辦
2021-02-08債務人死亡妻子應如何承擔責任
2021-02-22債權保全措施有哪些
2021-02-26交通事故認定書一直沒下來怎么辦
2021-01-27離婚時集資房怎么分
2021-01-08簽派遣勞務合同應該注意什么區別
2020-12-05為何高管人員勞動爭議訴求難以得到法院支持
2020-12-23勞動局都管些什么
2020-11-16人壽保險的受益人是誰,人壽保險該怎么理賠
2021-02-08國內陸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0-11-14人身保險投保人對哪些人具有保險利益
2020-12-03保險合同的變更可以表現為什么
2021-02-17試論人身保險合同的效力
2020-12-07保險公司擅自在院墻上開門被判敗訴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