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意傷害有自首情節嗎?
《刑法》第67條: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但部分犯人自首后依然有判處死刑的可能。如果對自首后的犯罪嫌疑人過于普遍地從寬處罰會產生弊病,與預防犯罪的目的相悖,尤其是對社會危害大的罪名。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論。
二、自首量刑的一般原則
對自首者的適當量刑是自首從寬制度得以正確進行的保證,根據中國刑法第57條規定的量刑一般原則和司法實踐經驗,一般認為,自首量刑的一般原則應掌握下列三點:
(一)主要根據犯罪事實。犯罪人投案自首可以使其犯罪所造成的危害社會的持續狀態結束,但是給社會造成的損害并不會因自首而消滅。犯罪人投案自首,僅僅表明對自己所犯罪行的態度,并不會改變其原來犯罪事實。因此,審判人員在決定對自首的犯罪分子量刑,必須以其犯罪事實為主要根據。在司法實踐中,審判人員首先按照自首者罪行的輕重對照有關法律,擬定一個刑罰幅度,而后結合自首的從寬情節,所以要把握好度,做到嚴寬適度,不枉不縱。
(二)具體考慮自首情況。主要包括:
1、自首的時間。犯罪人投案自首的時間早晚,說明其悔悟時間的早晚;同時也說明了犯罪人的犯罪行為,對社會危害性的持續狀態長短。
2、自首的原因及動機。犯罪人犯罪之后的認罪、悔罪、悔改心理是自首動機的三大要素,悔罪態度好的情況下,投案自首的,也說明了其悔悟的程度,量刑時也要考慮;
3、交待罪行的情況。交待罪行是否徹底,是否主動,也說明了投案者是否是真心悔悟的;
4、犯罪分子有無主動表現。這四大情節,審判人員在量刑時一定要注意的。
需要明確的是,故意傷害罪的自首情節也是基于實際的自首情況來處理的,必須在符合自首條件的情況下才可以進行認定,但只要符合自首條件的就可以進行一定程度的減輕處理,司法機關應當對故意傷害的犯罪事實進行認定后判決處理。
故意傷害致人輕傷判幾年?
故意殺人和故意傷害的區別有哪些
故意傷害罪輕微傷如何判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員工試用期管理有哪些誤區
2021-01-16交通事故保險理賠手續如何規定
2021-02-27雙方同意斷絕關系合法嗎
2021-03-04婚前財產分割法律怎么規定
2020-12-09委托律師合同能解除嗎
2020-12-05超過60歲是否存在勞動關系
2021-02-10勞動關系轉移到異地保險怎么轉移
2020-12-01人事外包協議
2020-12-12勞動監察撤訴會通知嗎
2021-01-07什么條件下可退回保險費
2020-12-08達到人身意外傷害標準的應該滿足哪些要件
2021-01-22免責條款未說明被罰,保險人說明義務履行主體是什么
2020-12-26去交警隊處理事故要叫保險公司的人嗎
2021-02-15企業財產保險綜合險怎么計算
2020-12-08車禍輕傷保險怎么賠償,賠多少錢
2020-12-14財產保險合同中的第一受益人寫誰更好
2021-01-07保險合同訂立的程序是如何的
2021-02-26車禍后保險公司理賠時間
2021-03-20保險受益權的變動分析
2021-03-11建筑工程承包合同的核心問題是什么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