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殺人可能判刑的情況有哪些
對故意殺人犯罪是否判處死刑,不僅要看是否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結果,還要綜合考慮案件的全部情況。
對于因婚姻家庭、鄰里糾紛等民間矛盾激化引發的故意殺人犯罪,適用死刑一定要十分慎重,應當與發生在社會上的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的其他故意殺人犯罪案件有所區別。
對于被害人一方有明顯過錯或對矛盾激化負有直接責任,或者被告人有法定從輕處罰情節的,一般不應判處死刑立即執行。
要注意嚴格區分故意殺人罪與故意傷害罪的界限。在直接故意殺人與間接故意殺人案件中,犯罪人的主觀惡性程度是不同的,在處刑上也應有所區別。間接故意殺人與故意傷害致人死亡,雖然都造成了死亡的后果,但行為人故意的性質和內容是截然不同的。不注意區分犯罪的性質和故意的內容,只要有死亡后果就判處死刑的做法是錯誤的,這在今后的工作中,應當予以糾正。
對于故意傷害致人死亡,手段特別殘忍,情節特別惡劣的,才可以判處死刑。
故意殺人定罪量刑的注意事項
(1)直接故意殺人與故意間接殺人的不同點是:
第一,直接故意殺人有明確的殺人目的,對其行為會引起被害人死亡的結果,抱著希望的態度;而間接故意殺人,對被害人是死是活,并不積極要求,而是聽之任之,完全采取放任的態度。
第二,直接故意殺人有未遂,間接故意殺人則不存在未遂。
(2)經他人要求幫助他人自殺的行為是否構成本罪,刑法學界和司法實踐中有不同看法,主要是針對“安樂死”,我們認為,“安樂死”的法律責任問題應通過立法解決。在立法未能解決前,經他人主動要求或者征得他人同意而剝奪其生命的行為仍應認定構成本罪,原則上應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但屬情節較輕,量刑時應從輕或減輕處罰。
共謀自殺的行為,在相約自殺的過程中,沒有強制或者誘騙的因素的,不具備本罪之特征,不應定本罪;也不予追究刑事責任。
(3)對故意殺人案件量刑時,一般對情節較輕的認定是防衛過當殺人的;基于義憤殺人的;因受被害人的長期迫害而殺人的等等。而對間接故意殺人案件的量刑一般應輕于直接故意殺人案件。若犯本罪屬俗稱“大義滅親”的,量刑時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
綜合上述,上文整理故意殺人判刑情況作出解答。由于判處死刑是刑罰中最嚴厲的處罰,而在我國一向采取的是慎殺少殺的態度。因此在對故意殺人判處死刑時,一定要符合規定的情形。此后,還要按照程序報最高人民法院核準執行死刑才行。更多相關法律問題,律霸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轉讓協議與增資協議有什么區別
2021-01-24律師會見時能提供哪些幫助
2020-12-01全款公寓房可以抵押貸款嗎
2021-01-24建筑工人意外身亡要不要保險公司賠償
2020-12-21合伙企業可以適用破產法嗎
2020-12-17拆遷返還的宅基地可以買賣嗎
2021-01-01一審承認的事實二審不承認怎么辦
2021-03-25不交物業費違法嗎及有什么后果
2021-03-12職業病可以自己去鑒定嗎
2021-03-13不知道借車人無證出事故承擔多大責任
2021-03-11土地確權后如果有爭議怎么辦
2020-11-15未支付經濟補償與加付賠償金要如何適用
2020-12-05保密協議是否屬于勞動合同糾紛
2020-11-3060歲員工為什么要簽勞務合同
2021-01-04企業與什么樣的人簽訂勞務合同
2020-11-17實習期的員工辭職書范文是怎樣的
2020-12-11投連險有什么風險
2021-02-19交通事故本車人員受害能否要求保險公司賠償
2021-02-06保險人能直接賠償受害人嗎
2021-02-12違反保險法關于保險業務規則有哪些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