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意傷害輕傷教唆犯是否要承擔法律責任?
需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十九條 【教唆犯】教唆他人犯罪的,應當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處罰。教唆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的,應當從重處罰。
如果被教唆的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對于教唆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刑法理論認為,只有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人才可以構成獨立教唆犯。而是否具有刑事責任能力,則是從是否達到一定的年齡以及在實施犯罪行為時是否精神正常這兩方面考慮的。因此,獨立教唆犯所要求的“具有刑事責任能力”應當包括以下兩層含義:
首先,依據立法的規定,年滿16周歲的人才可能獨立教唆犯。而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只能成為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八類犯罪的獨立教唆犯。
其次,要具有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從而排除了實施犯罪時精神不正常的人成為獨立教唆犯的可能。但是刑法規定尚未完全喪失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患者、間歇性精神病患者在精神正常時、醉酒的人在實施犯罪行為都需要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因而,他們也能構成獨立教唆犯。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故意傷害罪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 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三、故意傷害致人輕傷怎么認定?
刑法上輕傷害的鑒定標準是《人體輕傷鑒定標準(試行)》。該標準第三條規定:“鑒定損傷程度, 應該以外界因素對人體直接造成的原發性損害及后果為依據,包括損傷當時的傷情、損傷后引起的并發癥和后遺癥等,全面分析,綜合評定。”
所謂輕傷,是指物理、化學及生物等各種外界因素作用于人體, 造成組織、器官結構的一定程度的損害或者部分功能障礙,尚未構成重傷又不屬輕微傷害的損傷。
不僅是未成年人,就是有很多心智成熟的成年人都有可能在其他人的授意下,成為別人的槍口去故意傷害他人。教唆者的這種行為實質上就是借刀殺人,可是,整個故意傷害案件的具體情節司法機關都會調查清楚的,只要確認是在他人的教唆下實施的犯罪行為,教唆犯也難逃法律制裁。
故意傷害罪輕傷鑒定標準
故意傷害致人重傷判幾年
故意傷害罪拒不賠償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專利文件不能修改的情形有哪些
2021-03-17船舶修理受傷由哪個法院管轄
2021-01-25不同意撤訴怎么處理
2021-01-27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0-11-28北京市住房公積金提取程序是什么
2021-01-30哺乳期終止勞動合同如何賠償
2021-03-15拘留期間能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8上了老賴黑名單的后果是什么
2021-03-01航班延誤賠償多少錢
2020-12-15郵包運輸保險條款細則
2021-01-20人身保險受益人需要承擔義務嗎
2021-02-25保險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有多久
2021-02-13保險合同規定車禍過時報案不賠償條款屬霸王條款
2020-12-01只因遲延理賠 多付5.5萬
2021-03-05保險公司的業務流程有哪些
2020-11-24保險合同包含哪些部分
2020-12-11保險法關于車輛理賠的規定是怎樣的
2021-03-16保險拒賠時效如何計算
2020-11-23保險條款解讀-家庭保險
2021-01-03保險代理人的三大種類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