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出賣人體器官罪的犯罪構成條件
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凡是年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成為本罪的主體,不滿16周歲的人不是本罪的主體。
主觀要件
本罪的主觀方面應該是故意,過失不能構成本罪。我國著名刑法學者趙*志教授認為,此處的故意應該界定為直接故意,而不是間接故意。他認為,組織他人出賣人體器官者在實施此種行為是明知的,并且希望組織行為和出賣行為的順利進行。組織行為在本質上對于法益的侵害性持持積極的態度,與直接故意的意志因素-“希望”-對危害后果積極追求的心態具有內在的一致性,然而“放任”則持的是一種“聽之任之”的心理態度,與“組織行為”的積極性相沖突。筆者也贊成趙*志教授的觀點。本罪中的“組織”和“出賣”行為都是一種積極的作為,對于犯罪結果更是積極追求,并不是置之不理的,因此對于故意應該縮小為直接故意比較合適。
客體要件
本罪的客體具有雙重性。組織他人出賣人體器官的行為,既侵犯了器官出賣者的身體健康權,也危害了國家有關器官移植的醫療管理秩序。一方面組織他人出賣人體器官者,把他人的器官當做商品進行買賣,進行交易,損害了他人身體健康完整權,盡管本罪成立的前提之一是必須得到器官出賣者本人的同意,但這并不能阻卻該組織行為的違法性。人體器官作為本罪的犯罪對象,不同于市場中的交易物品,不能夠用金錢來衡量,是無價的,對人體器官進行買賣也是對社會風俗的一種侵害:另一方面,國家對于器官移植都有明文規定,都有一定的程序來進行保障,組織出賣人體器官不利于醫療管理秩序的維護,是對這種秩序的破壞。盡管《刑法修正案(八)》將本罪納入分則第4章“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更多的是保護器官出賣者的身體健康權,但筆者認為本罪更重要的是危害了國家器官移植的醫療管理程序。
客觀要件
本罪的客觀方面是組織他人進行出賣人體器官的行為。在這里有需要對“組織”“出賣”“人體器官”三個詞語需要進行分析,這也是區分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的關鍵。
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新江蘇省精神損害賠償計算方式
2020-12-01關于網絡人身攻擊,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8無期徒刑越獄后怎么判
2021-01-17依據專利法哪些不屬于專利權
2021-02-19反擔保合同抵押中雙方的權利義務是什么
2020-11-12學生在外面玩水死亡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13住房公積金如何提取
2021-03-07簽訂合同,競業限制終身有效嗎
2020-11-26意外險九級傷殘怎么賠
2021-02-07產品責任險的除外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25飛機延誤有賠償嗎
2021-02-17汽車車身險的保險責任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10保險合同糾紛案例(保險合同條款的解釋)
2020-12-21“大奔”嗆水受損是否屬于保險事故
2020-12-19保險合同內容的變更如何進行
2020-11-14對保險法適用范圍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4沒劃痕險怎么走保險
2021-02-09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七十四條
2021-02-19保險欺詐全方位解析
2020-12-30荒山土地承包合同有什么內容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