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犯罪意識因素中動機是什么?
犯罪動機不同。單位犯罪中,各犯罪人實施犯罪活動的動機是為了實現單位利益。共同犯罪中,各共同犯罪人實施犯罪活動的動機是為了實現個人目的。這是區分單位犯罪和共同犯罪的另一個重要標準。當某些犯罪分子利用單位的名義實施犯罪時,究竟是按照單位犯罪處理,還是按照共同犯罪處理,就必須考查是為了個人利益還是為了單位利益。
成員
單位成員并非都有犯罪意圖和犯罪行為。單位犯罪的情況下,單位成員并非都有犯罪意圖和犯罪行為。共同犯罪尤其犯罪集團的參加人都有犯罪意圖和相應的犯罪行為。
組織
單位組織與共同犯罪中組織不同。在單位犯罪的情況下,單位都是合法組織(根據司法解釋,為了犯罪組建法人,然后以單位名義進行犯罪,其犯罪行為不是單位犯罪。如賴昌星走私案)。共同犯罪中組織即犯罪集團是為了犯罪而建立起來的非法組織。在某些情況下,建立非法組織的行為本身就構成犯罪的既遂,例如刑法第294條規定的組織、領導和積極參加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罪。多數情況下,建立犯罪集團是犯罪的預備行為。
模式
法律規定的模式不同。對于單位犯罪,刑法采取的是總則統一規定與分則具體規定相結合的模式。如果刑法分則沒有對某種具體犯罪設立單位犯罪條款,即使行為符合單位犯罪的條件,也不能按單位犯罪處理。例如,某行政單位經集體討論決定,挪用本單位100萬元資金從事股票投機,希望給本單位謀取一些預算外資金,結果造成重大損失。這種行為完全符合單位犯罪的特征,但由于刑法沒有對挪用公款罪規定單位犯罪,因而對該行為不得以單位犯罪論處。對此情況,如果該行為符合挪用公款罪的構成要件,可以按挪用公款罪追究有關人員的刑事責任。對于共同犯罪,刑法采取在總則統一規定的模式,犯罪活動只要符合刑法總則有關共同犯罪的規定,就應當按共同犯罪處理,除非法律有特殊規定。
綜上所述,單位犯罪的意識因素主要包括單位犯罪的動機,動機是指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出于何種原因進行犯罪。一般而言,單位犯罪的動機是決定情節嚴重程度的最重要環節。同時,單位犯罪與自首與很大的關系,沒有單位犯罪就沒有自首。
如果發生了單位犯罪,對于法定代表人在哪些罪名中可能承擔刑事責任?
單位犯罪的主體包括哪些?
逃稅罪單位犯罪雙罰制的規定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標權質押到期未續押是否有效
2021-02-15收據原件丟失,復印件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13轉繼承怎么處理
2020-12-21提存后發生怎樣的效力
2021-01-17反擔保合同的效力與實現條件
2020-12-09房地產開發資質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10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不受限制的特殊情況
2021-03-02勞動合同是實習期過后簽的嗎
2020-11-16無證駕駛致人傷亡保險公司應依法賠償
2021-03-11醉酒致傷亡不算工傷嗎
2020-11-08非運營車輛拉貨保險拒賠怎么辦
2021-02-24什么是保險經紀人
2021-03-14投保人在保險投保時應如何保護自己的利益
2020-12-29從一則保險拒賠案分析國際貨運
2021-01-06海上貨運保險利益案例
2021-03-01如何正確理解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轉包和出租
2020-11-27荒山承包年限
2020-11-07林地承包多少錢一畝
2020-11-09拆遷權益糾紛能否訴訟
2021-02-01征地拆遷補償協議是否屬于個人隱私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