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經濟快速發展的中國,有利也有弊,一種新犯罪——單位行賄罪作為其中一弊端隨之出現。本文對單位行賄罪研究只是一小部分,以供大家借鑒,希望能夠啟發大家遵紀守法,嚴守底線,讓清廉之風在中國盛行,推動中國夢的實現
單位行為是單位在其整體意志支配下實施的為單位謀取利益的行為。單位行賄罪的犯罪對象包括非國有單位。針對不同的犯罪對象,單位行賄罪的犯罪客體存在差異。應該根據犯罪對象的性質來區分行賄罪、單位行賄罪、對單位行賄罪。應該比照行賄罪,對單位行賄罪規定不同等級的量刑幅度。《刑法》不應該對單位行賄罪規定優惠政策。
一、單位行賄罪本身的實然考察有哪些?
通讀我國現行《刑法》第三百九十三條的規定,我們不禁會有如下疑問:單位行賄罪的行為對象包括哪些?單位行賄罪所侵犯的客體是什么?為謀取不正當利益的行賄行為是否必須情節嚴重才能構成犯罪?
我國刑法理論通說認為,向國有單位行賄的,構成對單位行賄罪,即單位行賄罪的犯罪對象只能是國家工作人員。支持該觀點的學者認為,如果將單位行賄罪中的“單位為謀取不正當利益而行賄”解釋為包括對非國有單位、非國家工作人員的行賄,將會與該法條后面敘述的、與“單位為謀取不正當利益而行賄”這個行為方式相并列的“違反國家規定,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回扣、手續費”所包含的行為方法不相協調,而且與罪刑法定原則也是沖突的。
《刑法》第三百九十三條的規定兩種類型的行賄行為:
一是單位為謀取不正當利益而給以國家工作人員、非國有單位以財物;
二是單位違反國家規定,給予國家工作人員回扣、手續費。
二、單位行賄罪實然考察之與他罪比較如何?
要把單位行賄罪與其他類似罪名進行比較,我們有必要先界定一下什么是單位行賄罪。刑法理論通說基本上是按照《刑法》第三百九十三條的規定來定義單位行賄罪的。“雖然準確地反映了罪狀的內容,但作為定義,該觀點用‘行賄’來定義‘單位行賄罪’的循環定義方法,未能準確揭示單位行賄罪的客觀特征,即沒有說明到底什么是行賄。”同時,該概念對客觀方面的描述也沒有清晰地陳列出該罪的犯罪對象。故而,筆者把單位行賄罪的概念界定為:單位行賄罪,指機關、事業單位、公司、企業、團體為了謀取不正當利益,給予非國有單位、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或者違法國家規定,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手續費、回扣,情節嚴重的行為。通常與單位行賄罪容易混淆的罪名主要涉及以下兩組:
(一)行賄罪與單位行賄罪
單位行賄罪與行賄罪存在相似之處,如在主觀方面都要求是直接故意,客觀方面都有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的行為。兩者的區別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主體方面。單位行賄的主體是單位,行賄罪的主體只能是自然人。這一區分看似簡單,實際上,如何區分單位行為和自然人行為往往是比較復雜的。具體來說,我們應該從犯罪意志的歸宿、行為人的歸宿、利益的歸宿三個方面來考察單位行賄與自然人行賄的區別。意志歸屬,即實施行賄行為的意志是歸屬于單位自身還是歸屬于自然人,如果是經由單位決策程序形成,則屬于單位意志,否則為自然人意志。行為人的歸屬,即實施行為的自然人是否屬于單位成員并在實施單位意志。同時,也就從相反方面說明,單位意志必須形成于實施單位行賄行為之前或之時,事后單位的追認不能成為單位行為,進而構成單位犯罪。利益的歸宿,即行為人實施犯罪行為謀取的利益是歸屬于單位,還是歸屬于自然人。利益直接歸屬于實施危害行為的自然人的,無論如何不能成為單位犯罪。
2.客觀方面。
單位行賄罪客觀方面的表現為:
單位主動給予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非國有單位以財物;或違反國家規定,能動地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各種形式的手續費、回扣,情節嚴重的行為。
行賄罪客觀方面的主要表現是:“
一是為了利用國家工作人員的職務行為(包括利用國家工作人員的斡旋行為),主動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包括向斡旋受賄者給予財物)。
二是在有求于國家工作人員的職務行為時,由于國家工作人員的索取而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
三是與國家工作人員約定,以滿足自己的要求為條件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
四是在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自己謀取利益時或者為、自己謀取利益之后,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作為職務行為的報酬。”單位行賄罪給予財物的行為均表現為主動;行賄罪則兼具主動與被動,并且行為方式也各不相同,這是其一;其二,單位行賄罪的犯罪對象包括國家工作人員、非國有單位;行賄罪的對象則僅為國家工作人員。
3.客體方面。
單位行賄罪所侵犯的客體因行為對象的不同而呈現出不同。當行為對象呈現為國家工作人員時,其客體為國家工作人員職務行為的廉潔性;當其行為對象為非國有單位時,該罪的行為對象表現為非國有單位職務行為的廉潔性;而行賄罪的犯罪客體則不會隨著其所侵犯的客體的不同而變換,即行賄罪所侵犯的直接客體僅為國家工作人員職務行為的廉潔性。
(二)單位行賄罪與對單位行賄罪研究
根據現行《刑法》第三百九一條,單位行賄罪與本罪之間存在諸多相似之處,如都一定程度地表現為給予他人以財物達一定數額;主體都包含單位;主觀方面都表現為直接故意等。因兩罪在主體和主觀上的差別較容易區分,筆者僅從如下方面對此兩罪的區別進行說明。
綜上所訴,作為一名中國公民,我們應當知法懂法守法,依法行使自己的權利,以法律己。本文對單位行賄罪研究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啟示,如果有任何法律上的疑問,應當及時咨詢相關律師,希望大家能夠用法律維護自身合法權利,杜絕單位行賄。
單位行賄罪的立案標準是怎樣的
犯單位行賄罪怎么處罰
怎么對單位行賄罪中的法定代表人量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上訴時間限制嗎
2020-11-18普通合伙企業的財產轉讓
2021-03-22法定監護人是否具有繼承權利
2021-03-16事實收養關系的解除
2020-12-06二審推翻一審結果一審法官會被追責嗎
2021-01-303歲男童遭母親男友虐打,同居期間虐待孩子屬于家庭暴力嗎
2020-12-26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政策有哪些
2021-01-15房產典當
2021-03-14關于噪音擾民哪個部門能有效的管理
2021-03-02商業秘密保密協議怎么寫
2020-11-27離職補償金沒給怎么辦
2020-12-27能否對離退休人員進行勞務派遣
2020-12-18勞動爭議仲裁管轄原則小議
2020-12-26保險合同糾紛的產生是保險案件訴訟的前提
2020-11-21人身保險可以重復賠償嗎
2020-12-25車輛維修時丟失 保險公司被判賠償責任
2020-12-11車輛部件之間發生瀏碰撞,是否有權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3-19航空貨物運輸險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0-11-14財產所有者、保險契約、被保險人權利與義務知識
2020-12-13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有關問題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