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屬于國家賠償方式的有哪些?
我國賠償方式以支付賠償金為主要方式,能夠返還財產或者恢復原狀的,予以返還財產或者恢復原狀
(一)支付賠償金
(二)返還財產
(三)恢復原狀
以上三種賠償方式,既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并適用。
另外,檢察機關作為賠償義務機關對依法確認有國家賠償法第15條第(一)、(二)項規定的情形之一,并造成受害人名譽權、榮譽權損害的,應當在侵權行為影響的范圍內,為受害人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
二、國家不承擔賠償責任的情形
是指國家對某些在行政管理過程中發生的損害不承擔賠償責任的事項。《國家賠償法》第五條和第十七條規定了國家不承擔賠償責任的情況。依據《國家賠償法》第五條和第十七條,當出現下列情形時,國家不承擔當事人所請求的損害賠償責任:
(1)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實施的與行使職權無關的個人行為。因為國家承擔賠償責任的侵權行為是一種行使職權的行為,與行使職權有著相關性,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實施的個人行為,國家當然沒有義務承擔賠償責任。
(2)因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自己的行為致使損害發生的。包括因公民自己故意作虛偽供述,或者偽造其他有罪證據被羈押或者被判處刑罰的;因公民自傷、自殘等故意行為致使損害發生的。因為損害的發生是由受害人自己的行為引起的,與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執行職務的行為沒有因果關系,國家不承擔賠償責任。如果損害的發生是由行使職權的行為與受害人的行為共同造成的,則依據過失相抵原則視雙方在損害發生過程中過錯程序分擔責任。
(3)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法律規定不應國家賠償的國家不負責賠償。應該指出的是,根據立法精神和解釋,下列行為仍不屬于國家賠償的范圍:①立法行為及抽象行政行為;②軍事行為;③公有公共設施因設置欠缺或管理不善;④國有民航、鐵路、醫院在業務中造成的損害,也未納入國家賠償的調整范圍,在我國主要由保險賠償;⑤正當防衛;⑥緊急避險;⑦不可抗力;⑧人民法院在民事、行政審判中的錯判,但在民事、行政訴訟中錯誤的強制措施、保全措施及執行措施應予賠償。
我國的法律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地健全,同時也會保障著公民的合法權益,如果有任何的國家機關侵犯了企業和公民的權益,我們也可以按照國家規定向有關部門提出賠償的申請,如果對方拒絕支付國家賠償,受到傷害的企業和公民也可以通過訴訟等法律的途徑來維權。
冤假錯案如何申請國家賠償?
國家賠償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國家賠償法的適用主體包括哪些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侵權民事責任的一般構成要件
2021-02-20禁止和外國人結婚的人有哪些
2020-12-29外國投資者未按規定報送投資信息如何處罰
2020-12-10冒充別人的商標應該怎么處罰
2020-11-18反擔保幾天可以解除
2021-03-18老人贍養費標準2020年
2021-01-27合同債權保全特點有哪些
2021-02-06政府的集資房能否買賣呢
2020-12-13私人幼兒園疫情不上班有工資嗎
2020-12-14公司裁員是否一定要給補償
2021-01-04用房屋擔保借款,是否享有抵押權
2021-02-23如何完善保險人對免責條款的了解
2020-12-23旅游保險的保險項目具體有哪些呢
2020-12-14保險合同的條款形式有哪些
2021-02-13保險公司有哪些分類
2021-01-02兩妻爭保險金受益權:誰能收益
2021-02-06汽車浸水保險如何賠?
2021-01-10談人身保險業務中定點醫院管理行為的性質-----兼談限制競爭行為
2020-11-23陜西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收益分配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
2021-02-24新農村建設搬遷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