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賄案件中的不正當利益如何界定?
行賄案件中的不正當利益看是否違反了我們國家的刑法的規定,行賄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工作人員公務行為的廉潔性。
行賄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的行為。與受賄的形式相對應,行賄也分為兩種情形:一是行為人主動給予受賄人以財物。在這種情況下,無論行為人意圖謀取的正當利益是否實現,均不影響行賄罪的成立。二是行為人因國家工作人員索要而被動給予其財物。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行為人是因被國家工作人員勒索而被迫交付財物,只有在行為人獲得不正當利益的情況下,才能構成行賄罪。如果沒有獲得不正當利益的,不是行賄。
此外,根據刑法第389條第2款之規定,在經濟往來中,違反國家規定,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數額較大的,或者違反國家規定,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費的,也應以行賄論處。這種特殊行賄行為,理論上也稱為經濟行賄罪。根據法律的規定,構成行賄罪沒有財物數額方面的要求,但依據1999年8月6日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立案偵查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試行)》,行賄行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才能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第一,行賄數額在1萬元以上的;第二,行賄數額不滿1萬元,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謀取非法利益而行賄的;向3人以上行賄的;向黨政領導、司法工作人員、行政執法人員行賄的;致使國家或者社會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
行賄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即年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成為行賄罪的主體。
二、行賄罪
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并且具有謀取不正當利益的犯罪目的。根據1999年3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制發的通知,“謀取不正當利益”,是指謀取違反法律、法規、國家政策和國務院各部門規章規定的利益,以及要求國家工作人員或者有關單位提供違反法律、法規、國家政策和國務院各部門規章規定的幫助或方便條件。
首先,看謀取該利益是否符合國家法律規定。這里法律規定應當是廣義的有國家拘束力的行為規范,其應當包括法律、法規、規章、條例、規定、辦法、通知、政策等,也就是說謀取“非法利益”的當然歸入不正當利益。
第二,看謀取該利益是否符合市場經濟精神。市場經濟的基本精神包含平等、自由、理性、合同、契約、守信等,認為在經濟活動中,違背市場經濟精神、破壞市場經濟規則所謀取的利益應當歸入不正當利益。
第三,看謀取該利益是否符合公序良俗。所謂公序良俗就是我們社會公眾共同認同和遵守的善良風俗和公共秩序,認為違背善良風俗和公共秩序而謀取的利益也應當劃入“不正當”的范疇。
第四,看謀取該利益是否違背社會道德。道德是法律之外調節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又一重要行為準則,謀取違背道德的利益或以不道德的手段謀取的利益,認為也應當認定為“不正當”的。
第五,看謀取的該利益是否違背社會共同價值追求。社會共同價值追求包含人格尊嚴、集體榮譽、公民信仰、社會理想、國家夢想等等,如果謀取的利益是違背社會共同價值的我們很難認為該利益是正當的。
日常生活當中,尤其是在一些公司內部的一個交易,為了獲得公司的一些利益,所以給政府的官員進行一定的行賄送禮等情況,在這樣的一種情況之下的話,是需要界定一個不正當的利益的,一旦構成了不正當利益,就會進行一個行賄罪處理。
行賄金額達到多少才構成行賄罪
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罪量刑標準
介紹賄賂罪和行賄罪的區別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開發商抵押房產再出售犯法嗎
2021-02-17案件移送之后能否再提管轄權異議
2021-01-25自然災害死亡由誰賠償
2021-03-08煤礦事故頻發,煤礦安全如何保障
2021-02-22股權眾籌有什么發展
2021-02-27外國人可以自行申請專利嗎
2021-01-04已注冊商標和原產地標記發生沖突如何處理
2021-03-24拾得人拾得遺失物能向遺失物丟失人請求報酬嗎
2021-03-07食堂無食品經營許可證該接受如何處罰
2021-02-11酒后駕車的法律責任和行政處罰
2020-12-12訴前保全不起訴的后果是什么
2020-11-26和公司簽勞動合同時收取保證金合法嗎
2021-01-08違反醫療服務合同如何賠償
2021-03-02農村建房的申請書怎么寫
2021-03-18軟件偷偷打開攝像頭竊取用戶信息違法嗎
2020-11-22失職失責造成危害該怎么處罰
2021-02-23勞動糾紛材料怎么寫
2020-12-20人壽保險如何投保
2021-02-09人身保險合同的形式有哪些
2020-11-21【保險合同糾紛律師】保險人應對保險合同條款中的事實免責情形履行明確說明義務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