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法總則基本原則是什么?
中國民法總則確立的基本原則如下:
一、平等原則
平等原則主要有兩層含義,一層含義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憲法原則在民法中的體現,一層含義是平等保護所有民事主體的合法民事權益。
二、自愿原則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愿原則,按照自己的意思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意思自治是現代民法的“三大基石”之一。
三、公平原則
所謂公平就是以利益的均衡作為價值判斷標準以調整民事主體之間的經濟利益關系,通過利益均衡配置民事主體的權利義務,公平正義是對民事司法活動的基本要求。
四、誠信原則
誠實守信是市場活動的基本準則,是保障交易秩序的重要法律原則,它和公平原則一樣,既是法律原則,又是一種重要的道德規范,它要求全部民事主體誠實不欺,講究信用,以善意的方式行使權利。
五、綠色原則
這是民法總則新確定的一項法律原則,是具有重大意義的創舉,規定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有利于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這項原則既傳承了天地人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傳統文化理念,又體現了新的發展思想,有利于緩解我國不斷增長的人口與資源生態的矛盾。
六、公序良俗原則
公序良俗是由“公共秩序”和“善良風俗”兩個慨念構成的,要求民事主體遵守社會公共秩序,遵循社會主體成員所普遍認可的道德準則。這項原則還有一種含義,凡違反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為是無效的。
在十月一日生效的《民法總則》是民法典的總綱,制定了普遍適用于民商法各個部分的基本規則,是民法典中最基礎、最原則、最通用的部分。《民法總則》確立的基本原則是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和司法機關進行民事司法裁判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與《民法通則》相較,有所創新和完善。
民法總則自從指定出來并且運用在我們的切實生活中以后,人們會發現除了非常詳細的規定以外還有很多綱領性的原則,這些原則實際上就是貫穿所有規定的一種主干,這些原則其實也能夠讓老百姓們更加輕松地理解所有的條文最深層次的意思是什么。
最高人民法院挪用公款罪司法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二)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若干問題的解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確定借款合同中約定的簽訂地
2021-03-10事實婚姻有什么法律特征包括哪些
2020-12-06私營企業要求的最低人數是多少
2021-01-04公司章程能否對股東會的召開方式進行規定
2021-01-20如何處理交通事故
2021-03-24私自接自來水如何處罰
2020-11-25要怎么寫追討個人債務授權委托書
2021-02-28律師費可以申報破產債權嗎
2021-01-24公交車下客時人被撞責任認定標準
2021-02-25遺產繼承辦理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24開庭后調解成功的訴訟費由誰承擔
2021-03-11如何審查《交通事故認定書》?
2021-02-11被判拘役也注銷戶口嗎
2021-02-17撫恤金發放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23合同變更競業限制還有效嗎
2021-01-16消防工程質保期幾年
2021-03-11公司裁員是否一定要給補償
2021-01-04乘客沒有買航延險航班延誤能獲賠嗎
2021-03-01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中風險及損失案例解析
2020-11-28保險理賠中保單維護需要注意的細節有什么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