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界一般將因農村房屋繼承引起的宅基地使用權繼承問題分為四種情形:
(1)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同一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對被繼承人宅基地使用權的繼承;
(2)不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但符合宅基地申請條件的本集體組織成員對于身為本集體組織成員的被繼承人宅基地使用權的繼承;
(3)不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且不符合宅基地申請條件的本集體組織成員對于身為本集體組織成員的被繼承人宅基地使用權的繼承;
(4)非本集體組織成員對于身為本集體組織成員的被繼承人的宅基地使用權的繼承。
一、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同一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對被繼承人宅基地使用權的繼承
對第一種情形的觀點較為一致,宅基地使用權屬于家庭成員所共同共有的一項權利,繼承人的共有權不因被繼承人的死亡而消滅。
二、不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但符合宅基地申請條件的本集體組織成員對于身為本集體組織成員的被繼承人宅基地使用權的繼承
對第二種情形,學者之間的爭議也不大,一般都認可繼承人的繼承權,但根據法律規定的“一戶一宅”原則,不得再另行申請宅基地。
三、不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且不符合宅基地申請條件的本集體組織成員對于身為本集體組織成員的被繼承人宅基地使用權的繼承
第三種情形,即不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且不符合宅基地申請條件的本集體組織成員的繼承問題,這種情況面臨的最大障礙就是《土地管理法》第62條,“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準……農村村民出賣、出租住房后,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準。”根據該規定,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不得超量多占。同時,有學者認為,宅基地使用權具有取得上的無償性,若允許本集體內不符合宅基地申請條件的人繼承,其所占有宅基地將會無端擴大,損害集體其他成員的利益,有違公平原則,取得是無償,但土地是有限資源,正是基于這種對抗性應該對宅基地使用權的取得有所限制。但是也有支持者認為,房屋依附于宅基地之上,房屋所有權與宅基地使用權具有不可分割性,如果否認宅基地使用權的繼承,勢必分離了房屋所有權和宅基地使用權,導致房屋所有權全部權能的行使便無法實現,從而也就損害了房屋繼承人的權益,造成資源的浪費。
四、非本集體組織成員對于身為本集體組織成員的被繼承人的宅基地使用權的繼承
對第四種情形,即非本集體組織成員的宅基地使用權繼承問題面臨的阻礙和爭議最大,國內學者大致有三種不同的觀點。第一種觀點為“否認繼承說”,與上述案例的判決意見持相同觀點,認為宅基地使用權具有一定的人身依附性,其取得需要主體符合特定的身份,即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因此,非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無權繼承宅基地使用權;第二種觀點被稱為“可以繼承說”,理由同上述第三種情形中的支持者觀點;第三種觀點為“有限繼承說”,此種觀點認為宅基地使用權不能繼承,但是建造在宅基地之上的房屋可以繼承,不過由于宅基地使用權無法繼承的原因,被繼承之房屋所有權有存在期限,即在不能對房屋作任何修葺的前提下,房屋之自然存續時間。
農村房屋繼承引起的宅基地使用權繼承問題主要分為四種情形:(1)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同一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對被繼承人宅基地使用權的繼承;(2)不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但符合宅基地申請條件的本集體組織成員對于身為本集體組織成員的被繼承人宅基地使用權的繼承;(3)不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且不符合宅基地申請條件的本集體組織成員對于身為本集體組織成員的被繼承人宅基地使用權的繼承;(4)非本集體組織成員對于身為本集體組織成員的被繼承人的宅基地使用權的繼承。在文中有詳細的介紹,希望可以幫助到您。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歡迎在本網進行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欠工資不給股東有什么責任
2020-12-27道路事故責任如何認定
2021-03-15轉移私有財產屬于非法轉移財產嗎
2020-12-08看守所人犯的近親屬病重,可以回家探視嗎
2020-11-23父母協議單獨贈與兒子的房,兒媳加名字有用嗎
2020-12-09網絡語言攻擊能定罪嗎
2021-02-09“熊孩子”給主播刷禮物錢款能追回嗎?最高法:可以!
2020-11-13構成合同詐騙罪的主觀要件有哪些
2020-11-30租住房租墻皮脫落怎么處理
2020-12-03勞動者被裁員是怎么賠償的
2021-03-21怎樣才能守法跳槽
2020-11-26恢復勞動關系一裁終局是否適用
2020-12-31勞動仲裁中怎樣確定補償
2021-02-12人壽保險合同是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0-12-26農作物種植保險合同是怎樣的
2021-01-18家庭財產險的保險范圍可分為哪幾類
2021-01-10此類第三者責任保險應如何理賠
2020-12-07財產損失保險合同的分類是什么
2020-12-19保險未盡說明義務 事故后應理賠
2021-03-15土地承包經營權分類有哪些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