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房合同中哪些違約情況后果很嚴重?
1、先期違約的根本違約
先期違約場合,如債務人已先期明確表示屆時不履行合同,此時即可以不待履行期的到來,以其拒絕履行作為根本違約,可以因此解除合同。
如果債務人沒有明示拒絕履行,但由于債務人的信用狀況惡化而致履行不可期待,此時的合同目的也就無法期待能夠實現,自然也應作為根本違約,允許債權人解除合同并請求損害賠償。
2、遲延履行所致的根本違約
如果合同對履行期有明確的約定,而且履行期之約定在合同中顯然處于重要地位時,則遲延履行通常會構成根本違約。
對于并非特別強調履行期的合同,在遲延履行的情況下,只要遲延方當事人未在允許的額外期限屆滿前履行合同,亦可以此作為根本違約,非違約方當事人可解除合同。
3、不完全履行場合的根本違約
在不完全履行場合,通常債務人已履行給付義務,只不過是由于履行義務不完全,或者是由于附隨義務的不履行而給債權人造成損害,此種場合通常是通過賠償損失的方式解決:如果因違反附隨義務而造成擴大的損害,即造成了債權人人身或其他財產(固有利益)的損害,則會發生違約責任與侵權責任競合的問題,此時能否作為根本違約則是一個問題。
以為檢驗的標準仍然要看是否因此而使債權人的合同目的落空,無法簡單地一概而論;在債權人合同目的落空場合,或者說危及作為合同關系之基礎的信賴關系時,則應作為根本違約,允許債權人解除合同;否則即不能作為根本違約。
4、履行不能的根本違約
依大陸法系傳統見解,履行不能得分為原始不能與嗣后不能,區分當事人是否有可歸責性而分別可能發生合同無效或債務不履行責任。在當事人具有可歸責性的場合,具有可歸責性的當事人要承擔履行不能之責任,又由于履行不能已使合同的整個目的落空,這種違約行為無疑應作為根本違約,非違約方當事人自得解除合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117條規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責任,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當事人遲延履行后發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責任。
通過以上律霸網小編為你總結的信息,你是不是對前面的問題有了新的認識和了解了。希望以上信息能夠幫助你,如果你還有其他的問題需要解決,歡迎撥打律霸熱線。我們有專業的律師在線為你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樣舉證夫妻分居兩年
2021-01-10協議離婚財產分配原則
2020-11-09對撤訴法院如何處理
2020-11-21失信名單寬限期是指什么
2021-01-12婚姻關系確認案件能否使用調解
2020-11-09廠房承租人死亡可以終止合同嗎
2020-11-30擔保合同和擔保函有區別嗎
2021-03-08房屋租賃合同不按手印生效嗎
2020-11-22裝修合同到期未完工業主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1-23表見代理追償是否屬于侵權糾紛
2021-02-27懷孕的勞務派遣人員能否辭退
2021-02-16飛機停飛延誤險賠償標準
2021-03-05入保5天后意外身亡 小冬的保險何時生效
2021-01-14保險公司歡迎強三險 經常肇事者須付高額保費
2020-11-23保險受益人依法討回賠償金
2021-02-21《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中罰款5至30萬的情形
2021-01-25他人毀壞財物后是否可以要求其和保險公司都賠
2021-02-12保險公司組織形式是如何的
2021-02-17什么是合同保證保險
2020-12-01保險理賠應該按照什么標準進行賠償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