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刑法理論,確認犯罪是否既遂,應當以行為人所實施的行為是否具備了刑法分則規定的某一犯罪的全部構成要件為標準。若完全具備了某一種犯罪構成的全部要件,為犯罪既遂;若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沒有完成該犯罪的行為狀態,為犯罪未遂。合同詐騙罪也存在未遂的犯罪形態。因為合同詐騙犯罪行為人在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過程中,必定要經過起意、準備、實施、完成的過程。意外情況的發生、對方當事人的“警醒”等各種原因,均可導致犯罪分子所預期的結果難以得逞,這些未完成的犯罪形態就是犯罪未遂。
犯罪既遂
合同詐騙罪要求行為人不僅要實施客觀要件規定的行為,而且必須產生一定的社會危害后果,才能構成犯罪既遂。基于合同詐騙犯罪屬于結果犯,它的犯罪既遂與未遂應以法定的犯罪結果發生與否作為區分標志。合同詐騙“未得逞”,是指犯罪人著手實施詐騙行為,誘騙對方簽訂、履行合同后,尚未能實際騙得對方當事人的財物。我們主張,“是否實際獲得對方當事人財物”是區分合同詐騙罪既遂與未遂的根本標志。這是因為:只有行為人實際獲得對方當事人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才能說明行為人利用合同騙取財物的目的已經達到,其侵犯他人財產所有權的行為具備了合同詐騙罪規定的全部構成要件,產生的危害后果足以觸犯刑律,構成犯罪既遂;若行為人已經著手實施利用合同進行詐騙的行為,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沒能將對方當事人財物實際獲得,非法占有對方當事人財物的目的即將達到而沒能達到,則為犯罪未遂。比如合同的履行是通過銀行轉賬的結算方式進行時,犯罪分子只有從銀行取出了貸款,犯罪才告既遂,否則只能是未遂(但犯罪分子已能自由控制轉賬或能以支票、匯票、信用卡消費的,應是既遂)。犯罪分子在先行占有他人財物的情況下進行詐騙,詐騙行為實施終了,并且造成了被騙人錯誤認識的,應是犯罪既遂,如果雖然實施了詐騙行為,但未造成被騙人錯誤認識的,當屬犯罪既遂。
綜上所述,盡管與合同詐騙罪容易混淆的違法行為很多,但它們之間仍有明顯的區別。同時我們應當認識到,實踐中的案件是各不相同的,我們的法學理論也是不斷發展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無證醫生開黑診所怎么投訴
2020-11-28沒有養育之恩的父母用贍養嗎
2020-12-06被害人訴訟請求怎么寫
2020-11-12交通事故糾紛司法解釋
2021-01-30個人金融信息受哪些保護
2020-11-142020挪用公款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1-01-22格式合同都屬于要式合同嗎
2020-12-10效力待定合同未作表示視為拒絕追認嗎
2021-01-02關于建設工程糾紛的相關法律規定
2021-03-24虛假訴訟1萬元怎么判
2020-12-15購房還貸有哪些小技巧
2021-01-06應該如何挑選房屋中介
2020-11-26房屋中介合同有何法律效力
2021-01-03勞務派遣行政許可實施辦法有哪些
2021-01-12公司倒閉員工賠償款不足怎么辦
2021-02-26簽勞務外包合同是勞務派遣工嗎
2020-12-29投保人主的需明消費存在什么問你題呢
2021-01-05人身保險可以退保嗎
2020-12-12最高法院出臺司法解釋規范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審理內容是什么
2021-01-03保險合同標的是什么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