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五條殘疾賠償金根據受害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或者傷殘等級,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自定殘之日起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受害人因傷致殘但實際收入沒有減少,或者傷殘等級較輕但造成職業妨害嚴重影響其勞動就業的,可以對殘疾賠償金作相應調整。
計算方法
(1)計算公式:殘疾賠償金=(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年×傷殘賠償系數)
①殘疾賠償金(60周歲以下)=(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年×傷殘賠償系數)
②殘疾賠償金(60周歲以上75周歲以下)=(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實際年齡)×傷殘賠償系數)
③殘疾賠償金(75周歲以上)=(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年×傷殘賠償系數)
(2)傷殘賠償系數
相關知識:交通事故主次責任劃分
目前對主要責任與次要責任具體的比例劃分,沒有明確的法律依據。在司法實踐中,大部分的判決是以70%和30%的比例來確定主次責任的承擔。
1.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的責任比例
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原則上由機動車承擔責任。但是,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機動車駕駛人已經采取必要處置措施的,機動車一方按照以下規定承擔賠償責任:
(1)機動車一方在交通事故中負主要責任的,承擔80%的責任;
(2)機動車一方在交通事故中負次要責任的,承擔40%的責任;
(3)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在禁止非機動車和行人通行的城市快速路、高速路發生交通事故的,機動車一方實際上沒有責任的,但要承擔5%的責任。
2、機動車之間的交通事故
機動車與機動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如果雙方損失不嚴重時,一般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超過的部分,暗中啊下列方式承擔賠償責任:
(1)負主要責任的一方,承擔70%的賠償責任;
(2)負次要責任的一方,承擔30%的賠償責任;
在實際中,要遵守交通規定,才能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對于大家來說都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如果您有其他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安全鑒定標準是什么
2021-02-24企業使用童工單位如何處罰
2021-03-05有限責任公司破產清算手續是怎樣的
2021-03-18怎么合法有效的討薪討債
2021-01-07訴訟離婚訴訟狀怎么寫
2021-02-09子女未結婚贍養標準怎么算
2021-01-24占有改定的物權效力范圍
2021-01-18行政處罰訴訟后能否加重處罰
2021-01-08農村土地確權后是否土地變成私有
2020-11-20單位現在突擊裁員要給勞動者補償嗎
2021-02-14實習期享受三倍工資嗎
2020-11-10什么是公共交通意外險
2021-02-15交通事故中有人員傷亡,保險公司什么時候能理賠
2021-03-22保險合同寫法定受益人可以嗎
2021-03-24哪些事故三責險要理賠
2021-03-17出現車禍怎么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1-16投保人應該履行什么義務
2020-12-23投保人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0-12-31對當事人的訴訟請求和理由應從哪些方面審查
2021-02-20收回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的情況有哪些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