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被逼自殺構成刑事犯罪嗎
故意殺人,是指故意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屬于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權利罪的一種。是中國刑法中少數性質最惡劣的犯罪行為之一。我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規定: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殺人罪是行為犯,只要行為人實施了故意殺人的行為,就構成故意殺人罪。由于生命權利是公民人身權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因此,不管被害人是否實際被殺,不管殺人行為處于故意犯罪的預備、未遂、中止等哪個階段,都構成犯罪,應當立案追究。
二、既遂與未遂的區分
區分故意殺人既遂和故意殺人未遂的界限,關鍵是要查明行為人故意的主觀狀態。如果行為人明知是自己的行為會造成死亡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死亡結果的發生,即使沒有造成死亡結果,應定故意殺人罪(未遂),如果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傷害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傷害結果的發生,即使由于傷勢過重,出乎其意外地導致死亡的應定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的行為內容為剝奪他人生命即殺人,殺人行為發生死亡結果的,成立故意殺人既遂;沒有發生死亡結果的,成立故意殺人未遂、中止或者預備。
三、與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區別
關于以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等危險方法殺人案件的定性,我國刑法理論一直認為,凡是以放火等危害公共安全的方法故意殺人的,不能認定為故意殺人罪,只能認定為放火等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事實上,以放火、爆炸等危害公共安全的方法故意殺人時,其行為不僅符合放火、爆炸等罪的構成要件,而且符合故意殺人罪的構成要件,可謂想象競合犯;而無論從性質上、還是從法定刑上看,故意殺人罪都重于放火、爆炸等罪,故將上述行為認定為故意殺人罪,才符合想象競合犯的處理原則。如果將以放火、爆炸等危害公共安全的方法故意殺人的案件認定為放火、爆炸等罪,在未造成嚴重后果時,會導致罪刑不協調。反之,將以放火、爆炸等危險方法故意殺人的行為認定為故意殺人罪,則有利于做到罪刑相適應。將故意以危險方法殺人的案件認定為危害公共安全罪,也不利于區分故意殺人罪與放火等罪的區別。反之,將以危險方法殺人的行為認定為故意殺人罪,則不致造成定性上的困難。
以上就是對你提出的問題的回答,要是被逼自殺的,那么很有可能是構成故意殺人罪的,故意殺人罪不是說一定要親手殺死。在間接殺死的也會構成犯罪,刑事犯罪的涉及面很多的,只要是犯罪的就有的會落入法網。你可以咨詢律霸網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后可以享受什么工傷待遇
2021-03-19非法同居是否構成繼子女關系
2021-03-12擔保合同可以單獨賦予強制執行效力嗎
2021-01-26怎樣變更監護人具備的條件
2020-12-19船舶修理受傷由哪個法院管轄
2021-01-25合同要求不利自己怎么提函
2021-03-12怎么判定合同真偽
2021-01-28簽了合同剛入職兩個星期怎么離職
2020-12-27意外受傷保險不理賠怎么處理
2021-02-16家財被盜未及時報案保險公司拒賠
2020-11-28交通肇事罪保險賠償需要提供什么資料
2020-12-22投保后投保人可以享有哪些服務
2021-01-29土地承包合同需要公證嗎
2020-12-25集體土地流轉如何登記
2020-11-10政府違法占地需要賠償給行政相對人嗎
2021-01-312020年因修建高鐵而拆遷農房,具體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1-02-01光明新區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的許可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1-03-02外嫁女在夫家享受了拆遷補償,還能享受娘家的拆遷補償嗎
2021-03-08房屋拆遷安置補償合同怎么寫
2021-01-31對拆遷補償標準有異議怎么辦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