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賠償責任認定的構成條件是什么
1.道路要件交通事故必須是在公共道路上發生的交通事故。道路是構成交通和交通事故的空間條件,沒有道路就談不上道路交通事故。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19條的規定:“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雖在單位管轄范圍但允許社會機動車通行的地方,包括廣場、公共停車場等用于公眾通行的場所。”由此可見,鄉村小道以及企事業單位內部并僅供內部使用的路段和場所等不屬于《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所稱的“道路”。非在該“道路”上發生的交通事故,不屬于道路交通事故,發生的損害賠償不適用《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定。
2.車輛要件
道路交通事故必須是車輛所致的交通事故。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定;車輛包括機動車和非機動車,所謂機動車是指以動力裝置驅動或者牽引,在道路上行駛的供人員乘用或用于運送物品以及進行工程專項作業的輪式車輛;非機動車是指以人力或者以畜力驅動,在道路上行駛的交通工具以及雖有動力裝置驅動但設計最高時速、空車質量、最大外廓符合有關國家標準的殘疾人機動輪椅車、電動自行車等交通工具。然而筆者認為這一規定有欠妥當。首先,從國際上通行的做法看,屬于危險作業的交通運行的一般只限于機動車,而不包括非機動車;其次,正因為把交通運行確認為了危險作業才在責任的歸責原則上實行無過錯責任,非機動車帶來的危險性明顯小于機動車,因此非機動車和機動車要求同樣高的注意義務,實行無過錯原則,對非機動車方有失公允。
3.交通要件
交通事故必須是車輛在運行過程中發生的交通事故。對于機動車而言,以前我國學者認為運行是與靜止狀態相對而言的。因此,機動車一方處于正確停放狀態而引起的事故都不屬于機動車交通事故,不適用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法而只能適用民法原則處理。然而,在國外卻對“運行”有不同的學說,他們對運行的含義作了擴大的解釋,即都認為“只要機動車存在于交通當中,不管是停止還是行車,如果造成了其他相關交通者的危險,均相當于運行,均要依機動車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法規定承擔責任。筆者認為,這一解釋的出發點是為了加強對受害者的保護,符合現代私法的基本理念,我國司法實踐中應采這一解釋。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發生了交通事故的時候肯定會涉及到賠償問題的,所以一定要讓交警做一個責任劃分,以免之后出現什么糾紛問題,在賠償的時候需要構成道路要件車輛要件和交通要件。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辦理事實收養公證
2021-01-22實物出資的條件有哪些
2020-12-10非法征地該怎么辦
2021-02-03離婚夫妻贍養費標準
2021-01-11判刑后戶口是否要注銷
2021-02-02擔保責任期限中止的規定
2021-02-24父母贈與兒子兒媳房產可以反悔嗎
2020-12-12動物園動物因游客挑逗咬人誰負責
2021-01-27集體土地征收與補償
2020-11-15五級傷殘待遇怎么樣
2021-03-03入職是否要開無違法犯罪證明
2021-01-05公司是否要與股東簽訂勞動合同
2020-12-25勞動合同無效怎么辦
2020-12-11企業股東簽競業限制合同合理嗎
2020-11-16公司裁員賠償范圍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12勞務派遣糾紛哪個地方仲裁管轄
2020-12-03車輛出險保險索賠技巧
2020-11-11哪種情形必須導致保險人免責
2020-12-05保險合同的三類主體是什么
2020-11-09保險合同的體現形式有哪幾種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