窩藏包庇罪的管轄法院如何確定
窩藏、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為其提供隱藏處所、財物,幫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證明包庇的行為。本罪為選擇性罪名,具體包括窩藏罪和包庇罪,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進行管轄。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十五條規(guī)定: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轄。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審判更為適宜的,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窩藏包庇罪的犯罪構成要件如下所述:
(一)客體要件
本罪的客體是司法機關對犯罪進行刑事追訴和刑事執(zhí)行的正常活動。
本罪窩藏、包庇的對象是“犯罪的人”,即已經(jīng)實施了犯罪行為的人(不僅包括被法院宣告有罪的人還包括依法被追訴的人)。因此,窩藏、包庇一般的違法分子和已被免于刑罰處罰的人,不能構成本罪。
(二)客觀要件
本罪的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行為人實施了窩藏或包庇犯罪分子的行為。
所謂窩藏、包庇犯罪分子,是指兩類行為:
1、為犯罪分子提供隱藏處所、財物,幫助其逃匿。如,把正被追捕中的犯罪分子藏于家中,等風聲過后,為其出資人,讓其遠走高飛。
2、是作假證明包庇犯罪的人。這是指向司法機關提供假的證明來幫助犯罪分子逃避法律追究。
應當指出,本罪屬于選擇性罪名,只要行為人實施了窩藏與包庇犯罪分子行為之一,便足以成立本罪。在確定具體犯罪行為的罪名時,可根據(jù)行為人實際實施的行為來使用罪名。
(三)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任何年滿16周歲并且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成為本罪的主體,但犯罪人本人不能構成本罪的主體。
(四)主觀要件
本罪的主觀方面為故意。因此,行為人不知道對方是犯罪分子而為其提供藏身之所或物幫助,或者不了解事實而講了客觀上有利于犯罪人的證詞的,不能以犯罪論處。(主流學說認為犯罪人的近親屬不能構成本罪)。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窩藏包庇罪的管轄法院如何確定”問題進行的解答,如果您需要更多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wǎng)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用假名字簽合同的后果
2020-11-18商標侵權行為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2021-02-06商標公示期是多長時間
2021-01-21不安抗辯權的名詞解釋
2020-11-09商品房住宅保修期從何時起算?
2021-02-18婚前財產(chǎn)分割法律怎么規(guī)定
2020-12-09什么情況下需要簽訂補充合同
2021-03-21父母遺產(chǎn)兄妹如何分配
2020-12-25挖沙子犯法嗎
2021-01-06醫(yī)護被無故裁員該如何維權
2020-12-19試用期離職扣2個月工資怎么辦
2020-12-26給父母買保險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18意外保險條例的保障范圍
2021-03-24車輛損失險保險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1-03-18如何正確區(qū)分人身保險合同和財產(chǎn)保險合同的不同點
2021-02-01保險公司車險理賠程序
2021-03-03交通保險理賠要注意的問題是什么
2021-02-03涉嫌危險駕駛保險會賠償嗎
2021-03-12交通肇事罪保險賠償需要提供什么資料
2020-12-22為什么會出現(xiàn)保險公司的賠款少于車禍事故實際支付的費用?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