濫用職權罪和挪用公款的區別
挪用公款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利用職務之便,實施了挪用公款的行為。濫用職權犯罪是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故意逾越職權或者不履行職責,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
濫用職權罪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條的規定,濫用職權罪是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故意逾越職權,不按或違反法律決定、處理其無權決定、處理的事項,或者違反規定處理公務,致使侵吞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遭受重大財產損失等行為。
濫用職權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機關的正常活動。由于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故意逾越職權,致使國家機關的某項具體工作遭到破壞,給國家、集體和人民利益造成嚴重損害,從而危害了國家機關的正常活動。本罪侵犯的對象可以是公共財產或者公民的人身及其財產。
挪用公款罪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條的規定,挪用公款罪是指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進行非法活動的,或者挪用公款數額較大、進行營利活動的,或者挪用公款數額較大、超過3個月未還的行為。
挪用用于救災、搶險、防汛、優撫、扶貧、移民、救濟款物歸個人使用的,從重處罰。
挪用公款罪的主體是特殊主體,即國家工作人員,這里所說的國家工作人員與前述貪污罪中國家工作人員的內涵、外延基本相同。同樣具有特定性和公務(職務)性。
構成挪用公款罪的國家工作人員包括:在國家機關中從事公務的國家工作人員。在國有公司、企事業單位和人民團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受國有單位委派到非國有單位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其他依照法律從事公務的人員。
根據以上內容的相關的回答可以得出,在我國挪用公款在客觀表現方面應當是行為人利用職務的便利,實施挪用公款的行為,而濫用職權應當是國家工作人員故意逾越職權或不履行職責導致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受到嚴重損害,如果您還有相關法律咨詢可以致電律霸網在線律師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可以贈予嗎
2021-03-19手機照片法庭上算證據嗎
2021-01-22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在什么情況下對消費者承擔侵權連帶責任如何劃分
2020-11-24涉外婚姻結婚具體有什么限制
2021-01-24男子嫖娼曠工被解雇起訴被駁回,曠工公司可以開除員工嗎
2020-11-17合伙人退股如何清算
2021-01-12累犯的概念是什么
2021-01-02家暴怎么處罰
2020-11-07管轄異議答辯狀怎么提交
2021-01-10遭遇家暴應當如何保護自己
2020-12-15對方虛假數據下簽的合同有效嗎
2021-01-10加工承攬合同免責協議有效嗎
2021-01-11學生發現肺結核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1頂樓人家漏雨樓頂維修費誰出
2020-12-12買賣拆遷安置房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06房產贈與給未成年子女如何征稅
2021-01-01房屋做析產需要哪些資料
2021-03-25單位吊銷了勞動關系是否自動解除
2020-12-15實習協議重要嗎,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17自助寄存柜中丟包,超市有責任嗎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