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行征地拆遷的,需要對被拆遷人作出相應的補償。我國法律中規定,要是補償不到位,那么是不允許進行拆遷工作的。而具體在征地拆遷補償中,涉及到補償方式,被拆遷人是有權進行選擇的。
征地拆遷補償的方式都有哪些?
在征地拆遷過程中,對于集體土地上的房屋的補償方式,我國暫時還沒有專門的法規來對其進行規定,但可以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法》或參照《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的相關規定。具體來說,有如下幾種補償方式
一、貨幣補償
貨幣補償金額包括被拆遷集體土地住宅房屋補償價和宅基地土地所有權區位補償價。
二、產權調換
被拆遷人的安置面積核定標準:被拆除房屋的批準建筑面積低于(25-30)平方米/人的,按人均(25-30)平方米核定;在(25~60)平方米/人之間的,按批準的建筑面積核定;超過60平方米/人的,按人均60平方米核定。2人以下(含2人)的戶,按2人核定;已婚并達到法定育齡夫婦尚未生育子女的按3人核定。被拆遷人在同一拆遷范圍內有多處集體土地住宅房屋的,應合并計算房屋建筑面積。
三、農民自建
實行農民自建,應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規劃和村鎮規劃,并按相關規定進行建設。
(一)本村集體經濟組織尚有宅基地,可以安排宅基地給被拆遷人自建住宅或由村集體經濟組織統一建設住宅。
1、如由被拆遷人自建,拆遷人對被拆遷人按照被拆遷集體土地住宅房屋補償價給予補償,對集體經濟組織按照宅基地土地所有權區位補償價給予補償。
2、如由村集體經濟組織統一建設住宅,拆遷人按本規定第九條的有關規定給予村集體經濟組織補償,由村集體經濟組織將建成的安置房分配給被拆遷人。
(二)本村集體經濟組織尚有農用地,可轉為非農建設用地供村集體經濟組織統一建設安置住宅的,由拆遷人依法辦理集體土地征收、農用地轉建設用地等手續和支付相關費用,對村集體經濟組織按照被拆遷集體土地住宅房屋補償價給予補償。
從上文的講解中,我們了解到法律中規定的征地拆遷補償方式主要是三種,而各個被征地拆遷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從中進行選擇。因為這是法律賦予他們的權利。關于征地拆遷補償,往往會產生糾紛,因此當事人在處理的時候要小心謹慎,同時最好對法律中的相關規定進行了解,這樣才能避免自己的利益受到損害。
對被征地拆遷人口怎么補償?
房屋拆遷補償費歸誰所有 ?
房屋拆遷如何補償計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撤銷行政許可有時效限制嗎
2021-03-06行政機關執法違法使用武器導致精神損害能要求賠償嗎
2020-12-03公司股權轉讓怎么交稅
2020-12-14公司章程能否對股東會的表決方式進行規定
2020-12-21電梯發生安全事故應該找誰負責
2021-02-02房產交易需要土地證嗎
2021-02-20申請人評殘情況公示期限
2021-01-12打架斗毆如何如何處罰
2021-01-08房產放棄贈與公證了沒過戶能反悔嗎
2020-11-20對事故認定書不服但又過了復核日期怎么辦
2021-02-04土地侵權糾紛是否屬于行政前置
2021-02-132020年商鋪拆遷補償標準是怎么樣的
2021-03-19臨時用地到期可以處罰嗎
2021-01-12勞動合同主體可以變更嗎
2021-02-24一般員工簽競業限制有效嗎
2021-01-10離職單位扣除招錄費用合法嗎
2021-01-31公司員工購買人身意外保險相關事宜
2020-11-29五種情況!自駕出險不理賠
2021-01-09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主體可以有哪些
2020-11-27交通事故發生后如何向保險公司的索賠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