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人代為履行的追償問題如何處理
該情況在法律實踐中有多個意見,還不是一個確定的問題,需要具體案例具體分析。
【案件】
2008年正月,李某搭乘劉某的小車回家,在途中發生交通事故,李某受傷經搶救無效死亡。事故發生后,雙方達成協議,由劉某賠償李某死亡賠償金等共計160000元。李某的父母和劉某的父親劉某生在協議上簽了字,劉某因交通肇事被刑事拘留,未在協議上簽字(亦未到庭參加訴訟),由其父親劉某生全權代理了調解事宜,且劉某生表示,劉某經濟困難,自己作為父親愿意代兒子向李某的父母支付賠償款項。160000元的賠償款在支付了80000元之后,余款80000元由劉某生出具了一張欠條給李某的父母,但該款一直拖延未付。故死者的父母訴至法院,要求劉某生父子立即償付賠償費用80000元。
【分歧】
本案在審理過程中有兩種意見。
第一種意見為,父親劉某生與李某父母就李某的死亡賠償金等賠償費用達成了一致協議,約定由其代替兒子劉某履行償還賠償款項的義務,卻拖欠賠償款至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五條:"當事人約定由第三人向債權人履行債務的,第三人不履行債務或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債務人應當向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之規定,此為第三人代為履行制度,債權人李某父母可依法向原債務人劉某主張償還賠償款的權利。
第二種意見為,就余款80000元而言,雖然劉某未到庭參加訴訟,但其父表示愿意替子還債,以劉某生與賠償責任人之間的親生父子關系應推定債務人劉某與第三人劉某生之間形成了債務轉移的約定,該約定以欠條的形式被債權人李某的父母所接受,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十四條:"債務人將合同的義務全部或部分轉移給第三人的,應當經債權人的同意"之規定,此時債務轉移的條件成就,劉某脫離了原始的債權債務關系,李某父母應向新的債務人劉某生主張支付剩余賠償款。
【評析】
律霸網小編同意第二種意見。在現實經濟交往中,當事人之間之間的約定并不直接使用"代為履行"或"債務轉移"的字眼,而約定由某某"給付"、"償付"、"付給"、"付款"、"還款"等等。若發生糾紛,當事人往往選擇有利于自己的訴訟主張,或主張債務的代為履行,或主張債務轉移。如何認定該類糾紛,成了司法實踐中的一個難題。
如今是一個法制的社會,很多與生活息息相關的事情都離不開法律,所以我們對一些平常的法律知識應該有所認識。法律的存在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應對身邊的一些事情,如果你還有一些其他的想了解的知識,歡迎來律霸網找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家價格欺詐欺騙消費者怎么處罰
2020-11-27如何處理股東權益糾紛
2020-12-18婚前財產公證程序
2021-02-16監護人實施家庭暴力,可以重新指定監護人嗎
2021-01-17離婚小孩多大有選擇跟誰的權利
2021-01-26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已承擔保證責任的保證人向其他保證人行使追償權問題的批復
2020-12-19法人的民事行為能力與自然人的民事行為能力的區別
2021-01-29勞動工傷基本賠償項目是什么
2020-12-20商業銀行可以轉讓經營許可證嗎
2021-01-17私有房向機關等出租或出售的規定
2020-12-28延長醫療期后解除合同如何賠償
2021-03-01中層管理人員簽訂競業限制有效嗎
2021-02-25勞務合同應遵循什么原則
2021-01-13勞務派遣工是否可以帶薪休假
2020-12-26關于北京勞動爭議管轄的地區主要包括了哪些
2021-03-22交強險理賠怎么查勘和定損
2020-12-02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中風險及損失案例解析
2020-11-28保險合同為什么會終止
2020-12-01富陽3輪船載貨物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2-22保險合同具有哪些法律特征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