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搖撞騙罪對數額的認定是怎么規定的?
刑法沒有明確規定招搖撞騙罪對數額的認定,根據刑法第279條的規定,本罪屬于行為犯,只要行為人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進行招搖撞騙,原則上就應當以犯罪論處,應當立案偵查。
犯本罪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情節嚴重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所謂"情節嚴重的",一般是指以下幾種情況:多次進行招搖撞騙的;招搖撞騙所得非法利益巨大的;造成被騙人精神失常、自殺等嚴重后果或惡劣政治影響的;等等。
冒充人民警察招搖撞騙的按照上述規定從重處罰。
二、詐騙罪的數額是怎么規定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66條的相關規定,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詐騙罪的詐騙數額分為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三個標準。按照《關于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中的規定,“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可以結合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在前款規定的數額幅度內,共同研究確定本地區執行的具體數額標準,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備案。”
三、詐騙罪與招搖撞騙罪主要區別如下:
1、客觀要件不同。前者客觀方面表現為使用欺詐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后者客觀方面含兩個基本條件1.行為人具有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行為。
2、手段不同。前者的手段并無限制,可以利用任何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手段進行,由此騙取被害人信任;后者的手段只限于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身份或職稱。
3、行為人犯罪的目的不同。前者行為人的犯罪目的是希望非法占有公私財物;后者行為人的目的是追求非法利益,其內容較詐騙罪目的的內容廣泛得多。
4、構成犯罪有無數額限制不同。前者構成則要求只有詐騙數額較大;后者構成對所騙取的財物數額沒有什么要求。
由此大家也能更好的理解招搖撞騙罪和詐騙罪的法條競合到底是怎樣的一種狀況了,在先確定犯罪嫌疑人已經構成了招搖撞騙罪的情況下,然后才要結合詐騙數額的大小以及其他的因素,最終判定對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處罰標準。
招搖撞騙罪的司法解釋有什么內容
招搖撞騙罪刑事處罰是怎樣規定的?
招搖撞騙罪量刑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家屬不配合治療導致病員死亡該怎么處理
2020-12-23安置房可以貸款嗎
2021-02-18訴訟離婚敗訴可以再去協議離婚嗎
2020-11-14公司股東直接訴訟是怎樣的
2021-01-16新《商標法》幾大亮點
2021-02-14雇傭工人受傷沒有合同老板不承認怎么辦
2021-02-23離婚后能要回酒席錢嗎
2020-12-22商標糾紛法院調解的效力
2020-12-01交通事故全責賠償和標準
2021-03-15通過恐嚇業主承攬工程行為人是否構成犯罪
2021-03-16在合同中分工責任不履行怎么辦
2021-01-30網絡商標糾紛可以起訴嗎
2021-03-16房產證糾紛如何維權
2021-01-08怎么約定商業秘密
2021-03-05設立公司規章制度時注意什么
2021-02-23試用期辭職有競業限制嗎
2021-02-10勞動爭議案中的管轄法院是如何確定的
2021-01-27社保糾紛是否屬于勞動仲裁
2020-11-26人壽保險的受益人如何確定
2021-03-11拼車出事故責任誰來擔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