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防衛的符合條件
根據刑法的規定,只有同時具備下列五個要件才能構成正當防衛:
一、起因條件:不法侵害現實存在。正當防衛的起因必須是具有客觀存在的不法侵害。“不法”指法令所不允許的,其侵害行為構成犯罪為條件。對于精神病人所為的侵害行為,一般認為可實施正當防衛。但是并非針對所有的犯罪行為都可以進行正當防衛,例如貪污罪、瀆職罪等等不具有緊迫性和攻擊性的犯罪,一般不適用正當防衛制度。不法侵害應是由人實施的,對于動物的加害動作予以反擊,原則上系緊急避險而非正當防衛。不法侵害必須現實存在。如果防衛人誤以為存在不法侵害,那么就構成假想防衛。假想防衛不屬于正當防衛,如果其主觀上存在過失,且刑法上對此行為規定了過失罪的,那么就構成犯罪,否則就是意外事件。
二、時間條件:不法侵害正在進行。不法侵害正在進行的時候,才能對合法權益造成威脅性和緊迫性,因此才可以使防衛行為具有合法性。不法侵害的開始時間,一般認為以不法侵害人開始著手實施侵害行為時開始,但是在不法侵害的現實威脅十分明顯緊迫,且待其實施后將造成不可彌補的危害時,可以認為侵害行為已經開始。不法侵害的結束時間——當合法權益不再處于緊迫現實的侵害威脅的時候,視為不法侵害已經結束。具體表現在:不法侵害人被制服,喪失了侵害能力,主動中止侵害,已經逃離現場,已經無法造成危害結果且不可能繼續造成更嚴重的后果。在財產性犯罪中,即使侵害行為已經構成既遂,但如果尚能及時挽回損失的,可以認為不法侵害尚未結束。在開始時間之前或者結束時間之后進行的防衛,屬于防衛不適時。具體分為:事前防衛(事前加害)或者事后防衛(事后加害)。前者被俗稱為“先下手為強”。防衛不適時不屬于正當防衛,有可能還會構成犯罪行為。正在進行或者諸多跡象表明將要實施危害的行為都可進行正當防衛。
三、主觀條件:具有防衛意識。正當防衛要求防衛人具有防衛認識和防衛意志。前者是指防衛人認識到不法侵害正在進行;后者是指防衛人出于保護合法權益的動機。防衛挑撥、相互斗毆、偶然防衛等都是不具有防衛意識的行為。防衛挑撥——為了侵害對方,故意引起對方對自己先行侵害,然后以正當防衛為由,對對方施以侵害。這被俗稱為“激將法”。因行為人主觀上早已具有犯罪意識,自不可能實施正當防衛。但仍為不法加害行為。相互斗毆——雙方都有侵害對方身體的意圖。這種情況下,雙方都沒有防衛意識,因此不屬于正當防衛,而有可能構成聚眾斗毆、故意傷害等罪名。但是,在斗毆結束后,如果一方求饒或者逃走,另一方繼續侵害,則有可能不構成正當防衛。偶然防衛——一方故意侵害他人的行為,偶然符合了防衛的其他條件。
四、對象條件:針對侵害人防衛。正當防衛只能針對侵害人本人防衛。由于侵害是由侵害人本人造成的,因此只有針對其本身進行防衛,才能保護合法權益。即使在共同犯罪的情況下,也只能對正在進行不法侵害的人進行防衛,而不能對其沒有實行侵害行為的同伙進行防衛。如針對第三人進行防衛,則有可能構成故意犯罪或者假想防衛亦或是緊急避險。 也可以是對侵害人所帶協助其傷害的對象實施。
五、限度條件:沒有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防衛行為必須在必要合理的限度內進行,否則就構成防衛過當。必須注意的是,并非超過必要限度的,都構成防衛過當,只有“明顯”超過必要限度且造成重大損害的,才是防衛過當。針對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所進行的防衛,不會構成防衛過當。例如,甲欲對乙實施強奸,乙即使在防衛中將甲打死,也仍然屬于正當防衛的范圍。
綜上所述就是有關于正當防衛的問題,沒有人知道自己下一秒會面臨什么,但是當我們遇到違法行為時,應該給予其反擊,不僅是為了我們自己,也是為了維護社會秩序。如果您還有什么問題,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合同到期公司不續簽怎么辦
2021-01-22雇傭關系工傷的賠償標準
2021-03-22簽了贍養協議現在不給錢能告他嗎
2021-03-03交通運輸工具是否可以質押
2020-12-09處理交通事故保險理賠有期限嗎
2020-12-28交通事故賠償協議有哪些要求
2021-03-24假離婚被真離婚怎么辦
2020-12-17怎樣的情況算是非法同居
2020-12-29車禍出院要開哪些證明,賠償責任怎么劃分
2021-01-25什么是轉繼承
2020-12-06退役軍人的傷殘撫恤金可以代領嗎
2021-03-15故意毀財不立案會怎么處理
2021-03-25新生軍訓遭校園暴力致死學校是否負有責任
2021-01-04臨時使用林地的期限是多久
2021-03-08未支付經濟補償與加付賠償金要如何適用
2020-12-05法律對保險人責任免除條款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23也談無證駕駛造成事故是否屬強制保險范圍
2021-01-01倉儲物的保險賠償金的案情分析
2021-02-08土地承包程序是什么
2021-03-04土地出讓附著物怎么交稅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