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針對不法侵害人本人進行防衛
在具備正當防衛的前提條件下,只能針對不法侵害人本人進行防衛。這是正當防衛的本質決定的。正當防衛是制止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保護法益的行為,不法侵害是由不法侵害人直接實施的,針對不法侵害人進行防衛,使不法侵害人不再繼續實施不法侵害行為,才可能制止不法侵害、保護法益。針對不法侵害人以外的第三者進行防衛,就不可能制止不法侵害、保護法益。即使在共同違法犯罪的情況下,也只能對客觀上正在進行不法侵害的人進行防衛。
針對不法侵害人進行防衛包括兩種情況:一是針對不法侵害人的人身進行防衛,如束縛不法侵害人的身體、造成不法侵害人傷害乃至死亡。二是針對不法侵害人的財產進行防衛,即當不法侵害人使用自己的財產作為犯罪工具或者手段時,如果能夠起到制止不法侵害、保護法益的作用,則可以通過損毀財產進行正當防衛。針對人身、財產以外的利益加以損害,如誹謗不法侵害人,似乎難以成立正當防衛。
防衛行為本身既可能已經給不法侵害人的人身或者財產造成了實際損害,也可能只具有造成損害的危險。根據刑法第20條第1款的規定,似乎只有“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才成立正當防衛。但根據當然解釋,既然造成了損害時都是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那么,沒有造成損害時,更不應負刑事責任,理當屬于正當防衛。不過,也不要認為符合正當防衛前提條件的行為都是正當防衛,因為刑法之所以規定正當防衛,就是因為正當防衛的客觀行為與某些犯罪的客觀行為相似,所以需要區別罪與非罪。行為人在面臨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時,實施了某種行為,也制止了不法侵害,但其行為在客觀上根本不可能被視為犯罪的客觀行為時,則理所當然不具有犯罪性,沒有必要認定為正當防衛。例如,甲為了盜竊財物于夜間不法侵入乙的住宅,乙發現后喊了一聲“誰”,甲便逃走了。由于乙的行為不可能被誤認為犯罪,故沒有必要認定乙的行為是正當防衛。
防衛行為制止了不法侵害時,當然屬于正當防衛;但正當防衛的成立并不以防衛行為現實地排除了不法侵害為前提。換言之,只要具有排除不法侵害的可能性與必要性,即使客觀上沒有排除不法侵害,也依然成立正當防衛。例如,對正在進行的搶奪行為進行正當防衛,即使不法侵害人仍然奪走了財物,也成立正當防衛。
對于針對第三者進行所謂防衛的,應視不同情況處理。如果故意針對第三者進行所謂防衛,應作為故意犯罪處理;如果誤認為第三者是不法侵害人而進行所謂防衛的,則作為假想防衛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交通事故慎重“私了”
2021-01-28逾期交房違約金標準
2021-02-09三級戊等醫療事故應賠償多少錢
2021-03-10高鐵拆遷,村與村之間補償不一樣合理嗎
2021-03-1915萬的款付律師費多少
2021-03-05擔保法司法解釋
2021-03-26當事人復婚后又離婚的財產如何分割
2020-12-27仲裁條款向第三人擴張與合同相對性的沖突是什么
2021-01-22房屋抵押后可以設置居住權嗎
2021-01-06協議離婚的手續是什么
2021-02-17聘用合同被解除能獲得經濟賠償嗎
2020-12-31財產繼承方式有哪些
2021-02-05民法建筑物區分所有權
2020-11-17一個人可以開房產中介嗎
2021-03-19用人單位怎么舉證
2020-11-27失職失責造成危害該怎么處罰
2021-02-23孕婦可以申請提前解除合同嗎
2021-02-20漲薪一個月后辭職應按漲薪前薪資發放還是漲薪后薪資發放
2021-01-03保險合同上標注責任免除條款 如何發生效力
2021-03-13人身保險可以有多個受益人嗎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