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既遂的特征是什么
1、行為人主觀方面必須是直接故意。
2、行為人必須已經著手實行犯罪。
3、行為人的行為齊備了某種犯罪的基本構成的全部要件。
法定犯罪與事實犯罪的功能區分
1、法定犯罪與事實犯罪的功能區分,以及法治刑法對刑事立法的要求。
法定犯罪與事實犯罪是從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兩個不同角度而對犯罪概念所作的區分。所謂法定犯罪是指已經立法者價值評判而上升為法律明文規定的犯罪;事實犯罪是指具有實質危害性但尚未進入立法者視野的行為,是待犯罪化的行為或者準犯罪。理想的法治刑法要求法定犯罪與事實犯罪相一致,這是在總體上對刑事立法的要求。體現在犯罪形態上,就是要求法律所確定的犯罪形態與行為的發展樣態相一致。
2、事實犯罪的發展狀態及其對犯罪形態確立的指導意義。
行為的發展狀態,又可以分為行為人主觀的發展狀態和行為客觀的發展狀態。在行為人而言,最佳的結果是客觀的發展狀態與主觀的發展狀態相一致。所以,立法者在確立犯罪形態時需要綜合考慮行為人主觀的希望以及行為客觀上的發展狀態,也就是說立法者那里的犯罪既遂形態是指犯罪發展到了這樣一種狀態:它首先是行為人所追求的發展狀態;其次是行為的性質所決定的客觀上可能達致的狀態。概括而言,犯罪既遂就是行為人所追求的、行為性質所決定的發展狀態的出現。從主客觀相一致的角度出發,就是行為人的行為目的在客觀上已經實現。
3、犯罪故意在犯罪構成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犯罪目的實現說”的重新定位。
立法者的任務是參酌實際并結合刑事政策的考慮,確立明確的犯罪構成。“犯罪構成作為一種法律規定與理論命題,是在對各種犯罪事實加以抽象與概括的基礎上形成的”。就犯罪既遂而言,就是要確立犯罪既遂需要具備哪些要素。前已論述,犯罪既遂是犯罪構成要件要素的齊備,而在這些要素中,我們應當充分關注行為人主觀方面的要素,任何行為、行為的結果都是外化了的行為人意志。而且在犯罪構成中,犯罪故意是統領一切其他要件要素的核心要件;可以這樣說,犯罪是“不法的意圖”的實現,犯罪構成的主觀要件在犯罪構成中有代表犯罪本質的作用。在故意犯罪中,這種“不法的意圖”正是犯罪目的,犯罪行為正是在行為人犯罪目的的指引和控制之下而進行的,而犯罪既遂就是行為人犯罪目的的實現。所以,在立法層面上來說,行為既遂就是行為人目的的實現,在立法時,如果撇開刑事政策的考慮,那么犯罪既遂就是犯罪目的的實現。
如果有其他相關問題想要了解,歡迎咨詢律霸網的免費法律咨詢,可以幫助你解答疑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轉包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0-11-13翻建房屋需要審批手續嗎
2021-03-24死刑有訴訟期限嗎
2021-02-06公司分立的含義及特征
2020-12-27原產地標記與地理標志有哪些異同
2020-11-25交通事故認定書的效力
2021-02-25父母離婚后孩子姓氏問題
2021-02-01工程款支付證書是什么,工程款支付證書怎樣寫
2021-02-22能索要十幾年未給的贍養費嗎
2021-02-01股票可以繼承嗎
2020-11-08商業銀行能否追究刑事責任
2021-02-12法定繼承人的兄弟姐妹之間如何繼承遺產
2020-12-22合同中知識產權免責怎么約定
2020-12-08解除勞動合同后醫保多久失效
2021-01-05競業限制不限地域是否違法
2020-12-26實習期完還有試用期合法嗎
2021-02-04交通意外險最高賠多少錢
2021-03-03車主無責保險拒賠車損合法嗎
2020-11-14大貨車盲區肇事未發現保險公司賠嗎
2020-11-26沒有貨運資格證發生事故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