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租房被強拆,承租人可以起訴嗎
根據我國《行政訴訟法》的規定,行政訴訟的原告分為兩類:即行政行為的相對人和與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的相關人。“利害關系”指該行政行為對利害關系人產生了現實的調整或影響效果,典型的利害關系人分有7類,其中包括了受害人、在行政復議等行政程序中被追加為第三人的、撤銷或變更行政行為涉及其合法權益的、向行政機關投訴的等。
在實際案例中,就有公房承租人被追加為第三人勝訴的案例。
通說認為,一般情形下房屋承租人是不具有行政訴訟原告資格的。
依據《物權法》規定,房屋征收中政府將房屋收歸國有,收回的是房屋所有權,只需對相對人即房屋所有人給予補償。承租人與原房屋所有權人之間是因合同而建立的債權關系,承租人以此向房屋原所有人主張損失即可。因此,房屋的承租人并不具有行政訴訟的原告資格。
公租房承租人有權起訴——征收例外情形
關于公租房,根據我國目前的實際情況,我國的公租房分為直管公房與自管公房。直管公房是指:國家房地產管理部門享有所有權的或直接經營管理的房屋。自管公房是指:國有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投資興建、自行管理的房屋。為何公租房承租人與房屋征收行為具有利害關系有權起訴?
1、主體的特定性。
作為公租房的出租方是特定的,只能是國家房地產管理部門、國有企業等機關或單位。
2、行為的限制性。
因公租房的所有權人都具有一定的國家與公益性質,外加公租房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福利性與身份性,故根據誠信原則公租房的承租人不可隨意變更或終止出租行為。
3、權利的特殊性。
公有住房承租權屬于具有物權特性的特殊債權。公租房承租人一般無需經出租人同意即可依據自由意志直接支配房屋,且具有排他性,能夠對抗第三人。但是承租權依據租賃合同。故公有住房承租權屬于具有物權特性的特殊債權。
4、地位上的特殊性
由于我國絕大多數公有住房是屬于計劃經濟時代的產物,因此公有住房的承租人實際上是計劃經濟時代福利分房的承受人,享有長期繳納低房租居住該房屋并排他使用的權利。因此說,公有住房承租人的經濟地位是無限接近于房屋的所有權人的。
公有住房的承租權是區別于一般情況下的房屋承租權的。所以當公有住房被國家予以征收,會導致公有住房承租人的低房租的承租權予以喪失。因此,公有住房的承租人與征收行為具有利害關系,故應具有原告資格。以上就是小編為您解答的全部問題,若有其他疑問,歡迎到律霸網進行在線法律咨詢,也可以閱讀相關法律知識進行了解。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夫妻雙方書面寫房產歸屬協議是否有效
2020-11-30搬運視頻侵權嗎
2020-11-07怎樣把握專利申請時間
2021-01-23欠錢不還夫妻倆離婚怎么辦
2020-11-25交通肇事責任認定多久出來
2020-11-25擔保合同的擔保期限怎么確定
2021-02-22用人單位不依法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和經濟補償的,應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2021-03-01勞動爭議業務提成算工資嗎
2021-03-21可分攤為公攤面積的空間分為哪幾類
2021-02-09車險索賠須知
2021-02-20車上責任險怎樣投保
2021-02-03未續簽合同怎么交保險
2021-01-28人身保險合同是什么)
2021-02-02簽訂房屋保險合同應注意哪些問題?
2021-01-14用人單位不按規定申報保險怎么辦
2021-03-08保險法司法解釋三亮點解讀是怎樣的
2021-01-25武漢市建設工程意外傷害保險管理實施辦法(試行)
2021-01-09保險與賭博、儲蓄的區別與聯系是什么
2021-02-25土地承包經營權轉讓需什么手續
2020-12-29高速公路紅線內是否一定要拆遷
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