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司機刑事責任是怎樣的
法院的判決將會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 規定,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即可定交通肇事罪:
死亡1人或者重傷3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
死亡3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
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30萬元以上的。注意,此處的30萬元以上的數額,不是指事故本身造成的財產損失數額,而是指行為人無力賠償的數額。按此標準,財產直接損失數額不到30萬元,或者損失雖遠遠超過30萬元但賠償后不足30萬元的,都不構成本罪;
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傷,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并具下列情形之一的:
(1)酒后、吸食毒品后駕駛機動車輛的;
(2)無駕駛資格駕駛機動車輛的;
(3)明知是安全裝置不全或者安全機件失靈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4)明知是無牌證或者已報廢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5)嚴重超載駕駛的;
(6)為逃避法律追究逃離事故現場的。
二、如何認定
(一)要劃清交通肇事罪與非罪的界限。
應著重把握以下兩個方面:一是要看行為人主觀上是否有過失。如果行為人主觀上有過失,可以構成交通肇事罪;如果行為人由于不能預見的原因引起交通事故,則不存在罪過,因而不能認定是犯罪。二是要看行為人有無交通違法行為,造成了多大的危害后果。行為人必須因交通肇事造成一定的后果,且對該后果負責的條件下,才能構成交通肇事犯罪。比如,如果行為人的行為雖然在客觀上造成了某種危害結果,但既沒有違法交通管理法規,主觀上也不具有過失,則應當屬于交通事故中的意外事件。
(二)要劃清交通肇事罪與其他幾種罪的界限。
1、要把交通肇事致人重傷、死亡與故意殺人、 故意傷害罪區別開來。區別的要點在行為人的主觀態度,交通肇事罪是過失犯罪,而故意殺人罪、故意傷害罪顯然為故意犯罪。
2、交通肇事罪同與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的界限。交通肇事罪是過失犯罪,且必須造成嚴重后果;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主觀上是故意,行為對象是不特定的多數人,不要求必須造成嚴重后果。
綜上所述,交通事故致人死亡一般會判處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事故人命賠償標準是按照當地城鎮居民人均收入的標準來進行計算,主要是對死者家屬及其家庭做出相應的補償,根據情況當事人還應當接受刑事處罰。
交通事故死亡賠償金可以作為遺產繼承嗎?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刑事責任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投靠哪些親屬可以落戶
2020-11-28民間借貸房產抵押房子會被執行嗎
2020-11-10交通事故精神賠償限額是什么
2021-03-16商標公示期是多長時間
2021-01-21房屋抵押擔保有時效性嗎
2021-01-02交通事故全責無力賠償怎么處理
2020-11-17學生發現肺結核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1無犯罪記錄證明怎么開
2021-03-192020如何確認勞動關系,勞動關系有什么特征
2021-03-13怎樣進行意外險理賠
2020-12-15飛機延誤多少時間賠償
2021-02-21保險合同當事人的權利與義務有哪些
2021-02-07保險合同的方式是什么解除的?
2021-02-14保險合同怎樣生效?
2020-12-13保險公司不認拖車費怎么辦
2021-01-31人身保險理賠款如何入賬
2021-01-26保險期間屆滿后能否解除合同
2020-12-31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管理暫行辦法(7)
2020-11-23平準保險費 LevelPremium
2021-03-12車險理賠:體現服務的窗口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