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簽字就實施強拆,是否違反了拆遷程序?
進行行政強制拆遷的時候,城鄉規劃部門作出強制拆除決定后,當事人不停止建設或者逾期不拆除的,就算被拆遷人未簽字的,也可以強制拆除的。
第六十六條 建設單位或者個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所在地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拆除,可以并處臨時建設工程造價一倍以下的罰款:
(一)未經批準進行臨時建設的;
(二)未按照批準內容進行臨時建設的;
(三)臨時建筑物、構筑物超過批準期限不拆除的。
第六十七條 建設單位未在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后六個月內向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報送有關竣工驗收資料的,由所在地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責令限期補報;逾期不補報的,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六十八條 城鄉規劃主管部門作出責令停止建設或者限期拆除的決定后,當事人不停止建設或者逾期不拆除的,建設工程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責成有關部門采取查封施工現場、強制拆除等措施。
二、物權法對于強制拆遷的規定
1、《物權法》強調房屋拆遷的強制性。
《物權法》規定的是征收拆遷,與《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中的房屋拆遷有所不同。《物權法》規定: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規定可以征收單位、個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動產,征收單位、個人的房屋是以國家為主體,帶有強制性。
而在《條例》中所規定的拆遷是由取得房屋拆遷許可證的單位作為拆遷人,對被拆遷房屋及其附屬物進行拆遷。原來的房屋拆遷是介于征收和自由交易之間的“特殊性交易行為”,處于一個模糊的法律中間地帶。因此,《物權法》出臺后對房屋拆遷給予了新的定位,強調了房屋拆遷的強制性。
2、《物權法》使房屋拆遷工作“有法可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的有關規定:對非國有財產的征收,只能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加以規定,或者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做出決定授權國務院制定行政法規。而現行房屋拆遷法律體系是以《條例》為最高依據。因此在《物權法》出臺前很多社會人士認為房屋拆遷“違憲”,《物權法》填補了房屋拆遷在法律層次的空白,進一步完善了房屋拆遷法律法規體系。
綜上所述,一般如果是行政強制拆遷的時候最好還是及時簽字,如果到了拆遷的期限還沒有簽字的那么也是可以強制拆除的,這也是在得到了城鄉規劃部門作出的強制拆除決定的情況下,是屬于合法的拆遷程序的。
最新關于強拆的法律法規
房子遭強拆國家賠償申請書注意事項
行政強拆補償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司法鑒定輕傷分幾級,具體有哪些內容
2021-01-03同時履行抗辯權的成立前提是什么
2021-03-18河道整治拆遷的實施主體是誰
2021-03-12軍婚該怎么離
2021-02-02私營企業有人數要求嗎
2021-02-05個人投資開發房地產應注意的風險有哪些
2021-01-27用工備案的用工形式是什么意思
2021-02-13車輛出事故保險什么情況下能拒賠賠償
2021-03-25飛機延誤怎么辦
2021-01-06人身保險的被保險人具體是指誰
2020-11-15“觀察期”出險不理賠
2020-11-16學生溜出校園被車撞身亡 “校方責任保險”應否理賠?
2021-02-03被盜車出險 保險公司如何賠償?
2020-12-15保險人解除合同的情形是什么
2021-01-11青島交通死亡保險公司賠付標準
2020-12-17保險代理人的資格條件有哪些
2021-01-20交保費后還未出保單即發生事故,保險公司是否應擔責
2021-03-02車保險理賠流程有哪些
2021-01-09福建臺風來襲汽車被水淹了保險賠嗎
2020-12-10保險公司聲譽風險管理指引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