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競爭行為的情形有哪些
限制競爭行為是指妨礙、甚至完全阻止、排除市場主體進行競爭的協議和行為。在我國,法律將限制競爭行為主要分為四種情形:
(一)政府及其所屬部門限制競爭行為主要表現為:1、行政性強制經營行為:以政府及其所屬部門的行政權力為根據,對市場經營活動進行非法干涉的前提下所發生的經營活動;2、地區封鎖行為:地方政府及其所屬部門以行政權力為后盾,無法律依據地限制商品在本地和外地之間正常流通,以牟取地方利益的行為。
(二)公用企業或其他依法具有獨占地位的經營者的限制競爭行為公用企業,是指涉及公用事業的經營者,包括供水、供電、供熱、供汽、郵政、電訊、交通運輸等行業的經營者。
主要表現為:1、限定用戶、消費者只能購買和使用其附帶提供的相關產品,而不得購買和使用其他經營者提供的符合技術標準要求的同類商品;2、限定用戶、消費者只能購買和使用其指定的經營者生產或者經銷的商品,而不得購買和使用其他經營者提供的符合技術標準要求的同類商品;3、強制用戶、消費者購買其提供的不必要的商品或配件;4、強制用戶、消費者購買其指定的經營者提供的不必要的商品;5、以檢驗商品質量、性能為借口,阻礙用戶、消費者購買、使用其他經營者提供的符合技術標準要求的其他商品;6、對不接受其不合理條件的用戶、消費者拒絕、中斷或者削減供應相關商品,或者濫收費用;法律規定,有權查處公用企業或依法具有獨立地位企業限制競爭行為的職能部門是省級或設區的市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不包括縣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
(三)招標投標中的串通行為主要表現為:1、投標者之間串通投標,抬高標價或壓低標價;2、投標者與招標者相互勾結排擠競爭對手。
(四)搭售或附加其他不合理條件的行為搭售是指經營者出手商品時,違背對方的意愿,強行搭配其他商品的行為。
其他不合理條件,是指搭售以外的不合理的交易條件,如限制轉售區域、限制技術受讓方在合同技術的基礎上進行新技術的研制開發等。
以上便是律霸網小編為您整理的相關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若您問題復雜,歡迎咨詢律霸網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有限公司減資需要審計嗎
2020-11-10要約收購的程序是什么
2021-02-11租房遇上拆遷,租客損失如何補償
2021-01-30企業要進行新三板掛牌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1-04商業秘密的網絡保密方法有哪些
2021-03-25效力待定合同追認時效
2020-11-29合同債權質押涉及到三方當事人是誰
2020-11-10如何防止二手房中介亂收費
2020-11-30騙取住房補貼是什么罪
2021-03-23村長利用村民名義騙取扶貧貸款構成何種犯罪
2021-02-11勞動合同的解除要求需要哪些
2021-01-19培訓機構教師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1-01-22試用期和實習期是一樣的嗎
2020-12-12人事代理
2020-12-27購買兒童意外傷害賠償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1-01-16離婚時可供分割的財產險有哪些
2021-03-25家庭財產保險賠償什么情況下才可以得到賠償
2020-11-10推薦最佳車險方案
2021-03-01人身保險合同中被保險人的主要權利有哪些
2020-12-31哪些原因會導致保險合同終止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