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存在完全反映現實的統計。重估是改進的惟一辦法。統計了100個國家超過1000種商品和服務的價格之后,世界銀行重新修訂其全球經濟統計報告。該報告顯示,按美元購買力計算,2005年中國經濟規模較此前估計的縮水40%左右。
過去,世界銀行推算中國購買力平價的依據,一直是1986年中美物價的比值。從1986年往后,中國購買力的“世界銀行版”忽略了物價變化的因素。照舊辦法算,2005年中國GDP有8.8萬億美元,占全球GDP的15%。照新辦法算,中國GDP是5.3萬億美元,占全球GDP(也經重新計算)約10%。
引入物價變化后,世界銀行的新數據應該比舊數據更科學些,也更接近各國人民實際生活水平。中國經濟增長并未被否定,而中國人的實際購買力可能不如想象中那么強。再考慮到基尼系數標志的貧富分化,中國內地不富裕群體的實際規模可能更大,普通中國人對商品價格的耐受力可能仍被高估。以此判斷,當通貨膨脹壓力暗潮洶涌,食品價格全面上漲時,因經濟波動帶來社會不穩定的可能性也更大。
值得注意的是,消費者對價格上漲和通貨膨脹的承受力越弱,他們的通貨膨脹預期就會越快形成,且非常堅定。搶購、囤積日用消費品的現象和非理性行為更多出現在人民生活水平不高的改革開放初期,更早出現在儲蓄、收入水平更低的人群中。而通貨膨脹預期的拿手好戲,是自我實現。
通貨膨脹預期會改變消費者行為。除了威脅低收入人群沖動地增加即期消費、人為造成需求異常增長,破壞短期供求平衡,通貨膨脹預期還使中等收入人群不敢持有貨幣。他們或是一窩蜂地鉆進股市,或是不惜身背巨額債務買房子。于是,居民存款源源流出銀行,即使央行強力控制貨幣發行量,兢兢業業地吸收市場流動性,貨幣還是供大于求,投資品則供不應求。資產泡沫自然日長夜大。
與緊張而亢奮的消費者相反,政府或因形成通貨膨脹預期而不敢在價格市場化改革中進一步作為。中國曾經引以為傲的“高增長低通脹”既有賴于勞動生產率不斷提升,也占了壓低資源品和環境污染價格的便宜。低效率資源配置、環境惡化已成為經濟結構轉型和可持續發展的嚴重阻礙,價格市場化改革刻不容緩。然而,如同以往的市場化改革,伴隨管制解除或放松,價格上漲不可避免。這無疑會成為有利于通貨膨脹和通貨膨脹預期的一帖補藥。
輕視通貨膨脹,是盲目。重視通貨膨脹而放棄價格改革,是短視。世界銀行對統計數字的修正,不會改變事實,卻改變了對事實的判斷和由判斷形成的政策空間。政府不應就此動搖抵御通貨膨脹、推進價格改革的決心,但對通貨膨脹的后果和價格改革的風險,必須重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收購要約約定的收購期限不得少于多少
2020-11-28村委會法律顧問合同范本
2021-02-11保證合同變更反擔保效力是怎么樣的
2020-11-26房產證解除抵押有期限嗎
2021-02-22交通事故認定書一直沒下來怎么辦
2021-01-27實習期間公司解散需要賠償嗎
2021-02-13辭職后社保法律怎么規定
2021-03-11產品責任是怎么構成的
2020-12-31客戶聘請保險經紀人的必要性有哪些
2020-11-13人身保險金額確定方式是如何的
2021-01-09人身保險投保提示書基準內容包含哪些
2021-02-20免責條款未說明 保險公司輸官司
2020-11-20保險合同是什么
2021-03-16冰雹砸壞車保險怎么賠
2021-03-22保險合同出現糾紛處理方法有哪些
2021-03-24保險公司賠償責任的歸責原則是什么
2021-02-14隱名被保險人是否享有保險利益﹖
2021-01-20離婚時土地承包經營權怎么分割
2020-11-28土地出讓金按照什么標準收
2021-01-05土地出讓金與征地費有什么區別
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