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因為特殊的工作環境,礦工發生工傷事故的比例要比其他行業高,工傷保險賠償能最大限度彌補遇難礦工的損失,然而礦工自殺能否認定為工傷,單位是否承擔工傷保險責任呢?本文結合案例進行闡述。
典型案例:
2008年8月2日,山西省某礦山職工趙某參加井下作業時,被一松動石塊擊中頭部,造成頭部三厘米的皮裂傷。單位將楊某送到診所,為其簡單包扎,但沒有進行腦部影像檢查。此后,趙某時常感到頭暈、惡心、頭痛、失眠。
當年8月19日凌晨,趙某突然狂躁不安,后用水果刀猛刺腹部自殺身亡。警方委托精神疾病司法鑒定中心對這起案件進行司法精神醫學鑒定,結論為趙某存在嚴重的抑郁情緒,在抑郁情緒影響下發生擴大性自殺。其妻認為,丈夫是在單位井下作業受傷后造成的外傷性精神病,并最終導致自殺,因此向勞動保障局提出申請,要求將趙某的死亡認定為因公死亡。勞動保障局以“自殺或自殘不得認定為工傷”為由,認定趙某自殺不屬于因公死亡。此后,趙-妻提起行政訴訟。法院判決,趙某自殺屬于因公死亡,判決勞動保障局重新作出處理。
律師點評:(**凌眾律師事務所主任李*建律師)
《工傷保險條例》第14條規定,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應當認定為工傷;第16條規定,自殘或者自殺的不得認定為工傷。那么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繼而導致自殺的情況是否屬于工傷呢?答案是肯定的,因為既無證據證明趙某在頭部受傷后,還受過其他傷害,也無證據證明趙某受傷前有精神病,應認定趙某自殺時的精神狀態是由于頭部受傷引起的。在該精神狀態下,趙某的自殺行為與工作中受到的頭部傷害存在因果關系,應認定為工傷。法院判決指出,趙某的自殺是他在工作中頭部受傷導致精神障礙所表現出的一種后果,與《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自殘或者自殺不得認定為工傷”的情形并非同一性質。既然如此,自殺是由于工傷事故所引起的后果,并不是原本意義上的自殺,當然不應當適用《工傷保險條例》第16條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承擔工傷保險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10級傷殘鑒定標準是什么
2020-12-27留置權人享有返還原物請求權嗎
2021-03-18合伙合同書范本
2021-01-25商業匯票是怎樣申請的
2020-12-08沒收個人財產執行時間是多久
2020-12-04夫妻婚內借條的法律效力
2021-02-23什么是假離婚
2021-02-24冤假錯案怎么舉報
2021-03-19公司已經注銷合同糾紛怎么處理
2020-11-11集體房產證的房子能過戶到兒子名下嗎
2021-02-04贍養老人能否以提供住房為準
2020-12-09企業變更勞動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3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三)
2021-02-20設立外資保險公司的批準機構
2021-01-30保險公司不理賠可以訴訟到法院嗎
2021-01-15機動車保險事故發生后的索賠方式有哪些
2021-02-08交保費后還未出保單即發生事故,保險公司是否應擔責
2021-03-02保險期間和保證領取年限
2020-12-07禁養區養殖場關停有補償嗎
2021-01-03拆遷企業由誰選擇評估公司
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