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人造成工傷的民事賠償問題
首先要明確工傷以及工傷保險基金的概念和范圍。工傷是工作傷害的簡稱,亦稱職業傷害,是指生產勞動過程中,由于外部因素直接作用而引起機體組織的突發性意外損傷。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規定,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四)患職業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通過對拖欠工資法律咨詢可以了解到,工傷保險基金是指為了建立工傷保險制度,使工傷職工能夠得到及時的救助和享受工傷保險待遇而籌集的資金。工傷保險基金主要有以下特點:
一是強制性。即工傷保險費是國家以法律規定的形式,向規定范圍內的用人單位征收的一種社會保險費。
二是共濟性。即用人單位按規定繳納工傷保險費后,不管該單位是否發生工傷,發生多大程度和范圍的工傷,都應按照法律的規定由基金支付相應的工傷保險待遇。
三是固定性。即國家根據社會保險事業的需要,事先規定工傷保險費的繳費對象、繳費基數和費率的基本原則。在征收時,不因繳費義務人的具體情況而隨意調整。
因第三人造成工傷的賠償問題,涉及到民事侵權責任和工傷保險責任的競合,第三人造成工傷,勞動者或其近親屬,除了可以就民事侵權主張侵權之訴外,還可以就工傷保險基金主張工傷保險待遇,對于這兩類不同性質的訴請,是否該并行不悖,還是該擇其一,然后再通過另一種方式彌補差額,就是通常所說的“補差賠償”還是“雙倍兼得”?對此問題,法律沒有完整統一的規定,理論界爭議不斷,審判實務上更是做法不一。
處理第三人造成工傷的,小編贊同“雙倍兼得”賠償,理由如下:
一、傳統觀念中的“補差賠償”,主要源于原勞動部1996年頒布的《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該辦法明確職工因交通事故引起工傷的,應先按照《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及有關規定處理,工傷保險待遇采取“補足差額”。但是在《工傷保險條例》施行后,《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屬于部門規章,其法律位階低于《工傷保險條例》,因此其主旨、規定與上位法規《工傷保險條例》相違背的,應適用《工傷保險條例》。所以應轉變舊觀念,從更加有力保障勞動者權益的角度,做到民事賠償與工傷保險“雙倍兼得”。
二、現階段處理因第三人造成工傷的賠償案件,主要適用的是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該《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第十二條規定:依法應當參加工傷保險統籌的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因工傷事故遭受人身損害,勞動者或者其近親屬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用人單位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告知其按《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處理。因用人單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權引發勞動者人身損害,賠償權利人請求第三人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據此,因第三人造成工傷事故的情況下,勞動者可以通過不同的法律途徑獲得雙重的救濟。
最高人民法院在2006年12月28日在給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法院的答復中,《關于因第三人造成工傷的職工或其親屬在獲得民事賠償后是否還可以獲得工傷保險補償問題的答復》中,對此明確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48條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2條的規定,因第三人造成工傷的職工或其近親屬,從第三人處獲得民事賠償后,可以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第37條的規定,向工傷保險機構申請工傷保險待遇補償。”這是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認可“雙倍兼得”的直接答復,已經為許多法院在處理該類案件時直接適用。
三、勞動者獲得“雙倍兼得”,但不應該包括醫療費用。
根據2011年7月1日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四十二條:“由于第三人的原因造成工傷,第三人不支付工傷醫療費用或者無法確定第三人的,由工傷保險基金先行支付,工傷保險基金先行支付后,有權向第三人追償。”通過該最新規定,可以看出保險基金對支付的醫療費有追償權,這也就說明了醫療費用不存在“雙倍兼得”。
另外應當參加保險的用人單位未為勞動者辦理工傷保險,如果發生因第三人造成工傷,是否該由該單位承擔責任?《工傷保險條例》規定“應當參加工傷保險而未參加工傷保險的用人單位職工發生工傷的,由該用人單位按照本條例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項目和標準支付費用”。因此在此種情況下,應由用人單位承擔本由工傷保險基金的賠償責任。這既能有效保護勞動者的權益,又能促使用人單位依法未勞動者辦理工傷保險,以合法減輕自己的勞動風險和責任。
更多有關工傷方面的法律咨詢可以到律霸網進行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樣看是否是數罪并罰
2021-03-08如何分辨交通違法短信的真假
2021-02-21人民法院在級別管轄方面應遵守哪些規定
2020-12-26丈夫偷拍妻子出軌傳播視頻及照片違不違法
2020-12-04非法集資是什么意思
2020-12-28哪時候可以去做交通事故傷殘鑒定
2020-11-20婚前患病婚姻一定無效嗎
2021-02-16勞動法工傷誤工費
2020-12-01法院解凍銀行賬戶需要多長時間
2021-01-07店主不履行合同該怎么辦
2020-11-21崗位變更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2020-12-06實習期間下班后摔倒,誰的責任
2021-01-06自己承包工程需要什么條件
2021-02-11職工被采取強制措施能否退休
2021-02-12再審適用勞動糾紛嗎
2021-01-13居民醫保沒繳費怎么辦
2021-01-17保險公司車險不賠的情況有哪些
2021-02-03交通事故中一方逃逸保險公司怎么賠
2021-02-10什么是代位追償權
2021-01-03物權法釋義第二百四十七條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