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身份屬于犯罪嗎
冒充他人身份的行為屬于違法侵權行為,不構成犯罪。
《居民身份證法》第十六條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給予警告,并處200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1、使用虛假證明材料騙領身份證的;
2、出租、出借、轉讓居民身份證的;
3、非法扣押他人居民身份證的。
《居民身份證法》第十七條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處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或者處10日以下拘留,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1、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證或者使用騙領的居民身份證的;
2、購買、出售、使用偽造、變造的居民身份證的。
偽造、變造的居民身份證和騙領的居民身份證,由公安機關予以收繳。
對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有下列行為之一,對他人造成損害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1、國家機關或者金融、電信、交通、教育、醫療等單位的工作人員泄露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居民身份證記載的公民個人信息,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處五千元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2、單位有前款行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處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人民警察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根據情節輕重,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利用制作、發放、查驗居民身份證的便利,收受他人財物或者謀取其他利益的;
2、非法變更公民身份號碼,或者在居民身份證上登載本法第三條第一款規定項目以外的信息或者故意登載虛假信息的;
3、無正當理由不在法定期限內發放居民身份證的;
4、違反規定查驗、扣押居民身份證,侵害公民合法權益的;
5、泄露因制作、發放、查驗、扣押居民身份證而知悉的公民個人信息,侵害公民合法權益的。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假冒身份這種情況要結合對方假冒的目的來進行考慮,如果對方假冒的是屬于警察,然后是詐騙的話,那么就會構成招搖撞騙,如果是冒用的一般的一些身份信息,這種情況可能不會犯罪,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環境污染打工者有罪嗎
2021-01-25修路施工噪音大賠償嗎
2021-02-22如何舉報不良村干部
2021-03-15同居關系是否構成表見代理
2021-02-16高速打電話被拍怎么處罰
2021-03-17多個股東公司財產混同是如何的
2020-12-08醉駕行政拘留7天可以探視嗎
2021-01-28假離婚被真離婚怎么辦
2020-12-17刑事附帶民事賠償范圍和標準是什么
2021-02-16怎么取回自己的房產證
2020-12-15上班玩手機被開除算違反勞動法嗎
2021-03-13中止履行合同應注意什么
2020-11-10天津下崗職工轉移勞動關系 申請獎勵程序
2021-02-05河南技校女生實習期間汞中毒賠償調解結案
2021-01-13產品責任的成立要具備哪些要件
2021-02-12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管轄之探析
2021-01-17追討賭資被殺身亡,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1-01-22客戶交通意外致高殘 民生人壽理賠1.5萬
2021-01-16失業保險基金的構成
2021-02-02政府拆遷和商業拆遷補償到底有多大的差距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