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交通肇事者在交通肇事后選擇逃逸,其目的就是為了逃避自身應當承當的法律責任,那么,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行為人的哪些行為可以被認定為交通肇事逃逸呢?下面,律霸小編馬上在下文為您具體介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機動車駕駛員在發生交通事故的同時,擅自逃離事故現場,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責任無法確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脫責任的行為。
可以將如下情形界定為交通肇事后逃逸:
明知發生交通事故,行為人駕車或棄車逃離事故現場的;
行為人有酒后和無證駕車等嫌疑,在報案后不履行現場聽候處理的義務,棄車離開事故現場后又返回的;
行為人雖將傷者送到醫院,但未報案且無故離開醫院的;
行為人雖將傷者送到醫院,但給傷者或家屬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聯系方式后離開醫院的;
行為人接受調查期間逃匿的;
行為人離開事故現場且不承認曾發生交通事故,但有證據證明應知道發生交通事故的。
對有以上肇事后逃逸行為的交通事故當事人,在肇事逃逸之后,如果能夠主動到交管部門或其他公安部門投案并如實交待犯罪事實,且等待接受處理的,根據中國刑法的有關規定仍然可以認定是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
延伸補充:
哪些行為不構成肇事逃逸
1、交通事故當事人對事故事實無爭議,撤離現場自行協商解決,達成協議,并留下真實姓名、聯系方式后,一方反悔并報案的;
2、交通事故當事人為及時搶救事故傷者,標明車輛和傷者位置后駕車駛離現場并及時報案的;
3、交通事故當事人將傷者送醫院后,確因籌措傷者醫療費用需暫時離開醫院,經傷者或傷者家屬同意,留下本人真實信息,并在商定時間內返回的;
4、交通事故當事人因受傷需到醫院救治等原因離開現場,未能及時報案的;
5、交通事故當事人駕車駛離現場,有證據證明其不知道或不能發現事故發生的;
6、有證據證明交通事故當事人因可能受到人身傷害而被迫離開交通事故現場并及時報案的。
綜上可知,所謂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機動車駕駛員在發生交通事故的同時,擅自逃離事故現場,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責任無法確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脫責任的行為。因此,只要行為人有以上目的、動機,都可以被認定為交通肇事逃逸,如果你對此還有其他疑問,歡迎你隨時咨詢我們律霸,我們將盡快為您詳細介紹。
: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怎么辦
交通肇事逃逸會怎樣定罪
交通肇事逃逸如何判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孕婦騎電動車撞了機動車責任怎么擔
2020-11-28包庇縱容黑社會怎么處罰
2020-11-12老年癡呆癥老人,可以設2個監護人嗎
2021-02-03老公與其他女人同居 是否構成重婚罪(以夫妻名義生活沒有領結婚證)
2021-03-05可以對支付令提管轄異議嗎
2020-12-03什么是轉繼承
2020-12-06北京市二套房的認定標準
2021-01-19雇傭關系可以隨意解除嗎
2020-11-29離職前幾年的勞動爭議都可以申請嗎
2021-01-07飛機延誤在哪拿賠償
2020-12-13旅游意外保險常識及境外旅游保險理賠
2020-12-05小事故逃逸了還能走保險嗎
2021-02-25交通死亡事故走保險流程
2021-02-26何謂保險合同的違約責任
2021-01-03二手車車險不予理賠的情況有哪些
2021-03-18什么是互聯網保險
2020-12-13保險單遺失對理賠有影響嗎
2021-03-04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拒賠產生的訴訟費誰承擔
2021-02-16快遞被燒了物流公司是否應當承擔責任
2020-12-14耕地轉包合同書怎么寫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