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后逃逸是一種行為極其惡劣的行為,但實踐中因為“逃逸”的情形各種各樣,很難區分哪些是真正的逃逸行為。一般來說,掌握了交通肇事逃逸的構成要件就能大概知道什么樣的行為屬于交通肇事逃逸。為此,律霸編輯特整理了相關文章,告訴大家交通肇事逃逸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構成要件有三個方面。
一、主觀方面
主觀方面即行為人的主觀動機,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動機一般是逃避搶救義務以及逃避責任追究。這種動機是積極的心理活動。雖然交通肇事罪是過失犯罪,但僅就逃逸行為而言,具有直接的行為故意。因此只有行為人對肇事行為明知,同時又有逃逸的直接犯意,才構成交通肇事后逃逸。因為從主觀方面來看,在犯罪惡意上是很小的,是對現場后果的害怕所致。但毫無疑問,其逃逸行為還是直接故意所致。所以無論何種情形,行為人在逃逸時都必須明知自己的行為造成了交通事故的發生,并對逃逸行為有直接的故意,這是行為人的主觀方面。
二、客觀方面
交通肇事后逃逸行為必須符合法律規定的情形。從刑法理論來看,認定行為人是否構成犯罪,最直接的便是對行為的客觀方面予以認定。對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為,是最高院的《解釋》中規定了在五種情形的基礎上而逃跑的行為。這就可以明確交通肇事后逃逸是作為交通肇事罪量刑的加重情節來規定的。也就是說如果行為人的先前行為沒有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或者雖有交通違規行為但該違規行為與結果沒有因果關系,或者行為人在交通事故中僅負同等責任或者次要責任,或者交通行為在所造成的結果尚未達到交通肇事罪基本犯的定罪標準的,或者在負事故全部責任或主責的情況下僅致1人重傷,但又不具備酒后駕駛、無執照駕車、無牌照駕車《解釋》規定的情形之一的,即便行為人事后有逃逸行為,也不能認定為交通肇事后逃逸。
三、逃逸后
交通肇事后逃逸行為的空間要素,即該行為是否僅限于“逃離事故現場” 。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雖然沒有逃離現場(有的是不可能逃跑),但是在將傷者送到醫院后或在等待交警部門處理時畏罪逃跑,無論從主觀方面還是客觀方面都是符合交通肇事后逃逸行為的構成的,也應當受到法律的嚴懲。而在學界部分學者認為交通肇事罪是一種過失犯罪,行為人的主觀惡性并不深。因此,對其處理不宜過重,具體把握尺度也宜寬不宜嚴,所以要對逃逸行為的時間和空間作必要的限定。
對交通肇事逃逸行為的認定離不開對行為人的主觀方面、客觀方面的認定,同時還需要對逃逸的認定。通常來講,要是行為人當時離開了現場而是去公安機關自首的話,這種情況是不能被認定為是交通肇事逃逸的。對交通肇事逃逸的認定是很復雜的,要是您想深入了解的話可以咨詢律霸的專業律師。
哪些行為可認定為交通肇事逃逸?
如何對交通事故逃逸責任認定
交通事故逃逸要怎么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刮擦算肇事逃逸嗎
2021-03-10勞務派遣合同糾紛案例及分析
2021-03-24哪些人可以聘請辯護律師
2021-01-03贈予合同的贈予人有哪些法律義務
2020-11-23股東名稱變更是否需要工商變更
2021-02-24微信被騙報警當地不受理該怎么辦
2021-01-06軍人離婚與普通人離婚有何異同
2021-03-09合同一方主體能寫兩個公司嗎
2020-11-21廠房買賣合同范本
2021-01-12假釋考驗期從什么時候開始算
2021-02-02抗辯權的分類具體有哪些?
2021-02-21非機動車違章怎么處罰
2021-02-27子女贍養父母有哪些應盡義務
2021-01-26送達方式有幾種
2021-02-20晉城勞動爭議仲裁申請書怎么寫
2021-01-20車禍面部傷殘賠償多少錢
2021-02-19未成年精神病人監護人只能是其近親屬嗎
2021-03-07保障性住房能抵押貸款嗎
2021-02-10非居住房屋拆遷貨幣補償金額如何確定
2021-02-09靈活就業女性退休年齡到底是55還是50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