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押貸款 房屋抵押 個人住房抵押貸款 汽車抵押 抵押合同 二手房抵押貸款
自然林木資源生長速度較慢,我國土地廣闊,但林地覆蓋率仍不夠高,打不到其他國家的標準。我國的林木資源是受到保護的,盜伐、濫發林木資源是違法行為,達到一定的立方米數和株樹應予立案。但在國家允許的情況下適量采伐是合法的。盜伐林木林業行政處罰裁量標準是什么?以下是相關規定:
一、立案標準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一)》第72條的規定,盜伐森林或者其它林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1、盜伐二至五立方米以上的;
2、盜伐幼樹一百至二百株以上的。
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本條規定的“盜伐森林或者其它林木”:
1、擅自砍伐國家、集體、他人所有或者他人承包經營管理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
2、擅自砍伐本單位或者本人承包經營管理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
3、在林木采伐許可證規定的地點以外采伐國家、集體、他人所有或者他人承包經營管理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
本條和本規定第七十三條、第七十四條規定的林木數量以立木蓄積計算,計算方法為:原木材積除以該樹種的出材率;“幼樹”,是指胸徑五厘米以下的樹木。
二、盜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處罰相關規定
1、違反何項規定:違反《森林法》第三十二條的規定。
2、處罰依據
(1)根據《森林法實施條例》第三十八條第一款規定。
處罰標準:
盜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以立木材積計算不足0.5立方米或者幼樹不足20株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責令補種盜伐株數10倍的樹木,沒收盜伐的林木或者變賣所得,并處盜伐林木價值3倍至5倍的罰款。
(2)根據《森林法實施條例》第三十八條第二款規定。
處罰標準:
盜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以立木材積計算0.5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樹20株以上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責令補種盜伐株數10倍的樹木,沒收盜伐的林木或者變賣所得,并處盜伐林木價值5倍至10倍的罰款。
3、裁量標準:
(1)盜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立木材積在0.15立方米以下或幼樹10株以下的:
責令補種盜伐株數10倍的樹木;
沒收盜伐的林木或者變賣所得,并處盜伐林木價值3倍的罰款;
(2)盜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立木材積達0.15立方米至0.3立方米以下或幼樹10株至15株以下的:
1、責令補種盜伐株數10倍的樹木;
2、沒收盜伐的林木或者變賣所得,并處盜伐林木價值4倍的罰款;
(3)盜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立木材積達0.3立方米至0.5立方米以下或幼樹15株至20株以下的:
1、責令補種盜伐株數10倍的樹木;
2、沒收盜伐的林木或者變賣所得,并處盜伐林木價值5倍的罰款。
(4)盜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立木材積達0.5立方米至1立方米以下或幼樹20株至50株以下的:
1、責令補種盜伐株數10倍的樹木;
2、沒收盜伐的林木或者變賣所得,并處盜伐林木價值6倍的罰款;
盜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立木材積達1立方米至2立方米以下或幼樹50株至100株以下的:
1、責令補種盜伐株數10倍的樹木;
2、沒收盜伐的林木或者變賣所得,并處盜伐林木價值8倍的罰款;
(5)盜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立木材積達2立方米至3立方米以下或幼樹100株至150株以下的:
1、責令補種盜伐株數10倍的樹木;
2、沒收盜伐的林木或者變賣所得,并處盜伐林木價值10倍的罰款。
盜伐林木林業行政處罰裁量標準是什么?裁量細化標準規定了各類林木相關犯罪行為的處罰標準,其中盜伐林木的處罰為沒收樹木和進行罰款,具體金額按照株樹和立方米進行計算。盜伐數目越多,罰金越重。具體可查閱多種森林相關法規。有法律糾紛相關問題可咨詢律霸的專業律師。
2020年最新盜竊罪立案標準和量刑標準
職務侵占罪與盜竊罪的區別有哪些
團伙盜竊罪立案標準2020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國家精神損失賠償法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30仲裁調解后需要開離職證明嗎
2021-02-11以新貸歸還舊貸不是同一保證人是否繼續擔保
2021-02-26盜竊罪量刑標準數額
2020-11-24怎樣分割房屋遺產
2020-11-18抵押登記在債務履行期滿多久有效
2020-12-28違反三性是否導致勞務派遣失效
2021-01-16關于加班工資法律如何規定
2020-12-31五一哪天算三倍工資
2021-02-18辭職后可否進行勞動糾紛仲裁
2021-02-13如何選擇境外旅游保險
2021-01-21保險公司最多可以賠償的費用是多少
2020-12-18人身保險公司有什么權利嗎
2021-03-17保險合同的概念和特點
2021-01-25交通事故保險能賠多少錢
2021-02-28學生自殺保險理賠嗎
2021-01-192020人身意外保險死亡賠償有多少錢
2021-02-12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程序是什么
2020-12-04機動車保險的形式
2020-11-12貨車報保險要資格證嗎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