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商品房買賣合同中的不可抗力有哪些情形
如地震、水災等。而且不可抗力的事由要發生在合同履行期間,也就是說在簽訂合同的時候不能預見。不可抗力應表現為一種客觀情況,且該客觀情況的出現應同時具備不能遇見、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三個條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53條明確規定:不可抗力是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由此可見不可抗力是在合同成立以后所發生的,不是由于當事人一方的故意或過失所造成的,對其發生以及造成的后果是當事人不能預見、不能控制、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
1、不可預見性。
法律要求構成不可抗力的事件必須是有關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對這個事件是否會發生是不可能預見到的。在正常情況下,對于一般合同當事人來說,判斷其能否預見到某一事件的發生有兩個不同的標準:
一是客觀標準,就是在某種具體情況下,一般理智正常的人能夠預見到的,合同當事人就應預見到;如果對該種事件的預見需要有一定專門知識,那么只要具有這種專業知識的一般正常水平的人所能預見到的,則該合同的當事人就應該預見到。
另一個標準是主觀標準,就是在某種具體情況下,根據行為人的主觀條件如年齡、智力發育狀況、知識水平,教育和技術能力等來判斷合同的當事人是否應該預見到。這兩種標準,可以單獨運用,但在多種情況下應結合使用。
2、不可避免性。合同生效后,當事人對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盡管采取了及時合理的措施,但客觀上并不能阻止這一意外情況的發生,這就是不可避免性。如果一個事件的發生完全可以通過當事人及時合理的作為而避免,則該事件就不能認為是不可抗力。
3、不可克服性。不可克服性是指合同的當事人對于意外發生的某一個事件所造成的損失不能克服。如果某一事件造成的后果可以通過當事人的努力而得到克服,那么這個事件就不是不可抗力事件。
4、履行期間性。對某一個具體合同而言,構成不可抗力的事件必須是在合同簽訂之后、終止以前,即合同的履行期間內發生的。如果一項事件發生在合同訂立之前或履行之后,或在一方履行遲延而又經對方當事人同意時,則不能構成這個合同的不可抗力事件。
買賣合同中的不可抗力情況一般具有不可避免、不可克服、不可預見的,賣方終止或停止買賣合同履行,應向這類合同中的買方進行說明。待不可抗力結束后,按照實際情況選擇繼續履行或終止合同的履行。符合我國的法律規定。
不可抗力因素包括哪些?
不可抗力與情勢變更區別在哪里?
不可抗力因素的免責范圍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鑒定和醫療事故處理程序
2021-01-12土地確權錯了該找誰
2020-11-11反擔保成立的要件是什么,組合貸款需要什么條件
2021-03-23交通事故處理程序有什么流程
2021-01-19安徽省2013年交通事故十級傷殘賠償標準
2021-03-02姥姥姥爺算法定監護人嗎
2020-12-19沒領結婚證買房能寫兩人名字么
2020-11-17訴訟過程中法庭證據的取得有什么途徑?
2021-01-22不履行裝修合同工商怎么處罰
2021-01-23商場受傷有賠償嗎,商場受傷賠償金額怎樣來定
2021-01-09學校應如何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2021-02-28經營范圍相同就是違反競業限制嗎
2021-03-04勞動關系轉移需要什么手續
2021-02-25實習期上高速被處罰一次后后面再抓住怎么辦
2020-11-20哪些事故不屬于意外險的保險賠償范圍
2021-02-06保險事故發生后如何才能盡快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
2021-02-26六旬母親為給兒子籌集治療費跳樓自殺,自殺能獲得保險賠償嗎
2021-02-12不可抗辯條款的期限是多久
2021-02-05停車開門事故保險賠嗎
2020-12-14什么情況下保險公司可拒絕賠償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