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房屋買賣會在不同的主體之間發生。有集體組織內部成員的交易,也有集體組織以外的成員。在實踐中,農村房屋買賣究竟存在哪些情形?在哪些情況下農村房屋允許買賣?
農村房屋買賣的出售方一般為農村集體組織的村民,而購買方存在兩種情況:
一是集體組織內部成員
二是集體組織以外的成員
集體組織內部成員又有三種具體情況:
一是本身已有宅基地,且符合國家規定的宅基地標準。
二是已有宅基地,但尚未達到國家規定的標準。
三是已在集體組織落戶,但尚沒有被分到宅基地。根據一戶村民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的規定,對已有宅基地且符合國家標準的村民,再申請宅基地是不可能得到批準的。對第二種情況的村民,盡管其已有一處宅基地,但如無法定理由,也很難再申請到第二處宅基地。對第三種情況,申請宅基地必須經過法律、法規規定的程序。因此,即使是售房行為發生在村民集體組織內部成員之間,也將難以進行。售房者首先要審查購房者的具體情況,這無疑是不現實的。
如果是村民集體組織外部成員申請宅基地建房,條件將更為嚴格。如果將這些規定適用于售房行為,購房者的資格待定,村民出售房屋將難上加難。通過前述提到的法律、法規規定,不難看出,國家對宅基地申請是嚴格控制的,而上述規定并不涉及村民已按規定申請到宅基地并按審批手續建造房屋,但關系到在出售房屋問題上發生爭議如何認定。看待這一問題,究其實質是如何認定宅基地的權利性質,以及宅基地上的權利與地上建筑物的權利關系。
我國土地所有權的主體分為國家和集體兩種。宅基地所有權屬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其使用權由集體組織按法律規定的條件和程序劃撥給村民使用。作為宅基地使用權人,有權在取得的土地上享有占有、使用的權利,可以在該土地上建造住房以及其他附著物。作為使用權人無權單獨轉讓宅基地,但如果使用權人在宅基地上已建造了房屋,房屋的所有權的完整權能屬于宅基地使用權人。此時,房屋的所有權與土地的所有權分屬不同的權利主體,雙方在權利行使方面必然相互牽制。而房屋與土地緊密結合的特點決定了二者必有一方要妥協,或者房隨地走或者地隨房走。
律霸小編為您整理這篇文章。希望能更好的幫助您了解有關的知識。當您在購買農村房屋時,分清具體的情況。如果您是城市居民的話一定要慎重購買農村房屋。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鑒定后要是對傷殘等級結論不服怎么辦
2021-03-23國內商標注冊程序
2021-01-05股權變更能否辦理土地抵押
2020-11-30盜竊罪量刑標準數額
2020-11-24擔任安全監護人有哪些條件
2020-12-29被扶養人生活費總額上限是多少
2021-01-19贍養費能訴前提前支付嗎
2021-02-28網絡名譽侵權如何確定管轄法院
2021-02-20開庭后調解成功的訴訟費由誰承擔
2021-03-11吵架聊天記錄可以做離婚的證據嗎
2020-12-16反擔保合同必須三方簽字嗎
2021-03-12辭職在下個月發工資合法嗎
2021-01-24侵犯承包經營權糾紛案件是否必經行政確權前置程序
2021-01-11職工崗位調動的前提和程序是什么
2021-03-26先通知解除合同還是直接起訴解除合同
2021-03-16在什么情況下可簽勞務合同
2020-12-27工齡認定在勞動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1-03-23離職前幾年的勞動爭議都可以申請嗎
2021-01-07家庭財產保險如何計算賠償
2021-03-04人身保險與財產保險之間存在什么不同嗎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