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征地糾紛行政訴訟:是指公民法人對具體行政行為不服而向人民法院起訴,有人民法院進行審理并作出判決、裁定的司法程序。即通常我們所說的“民告官”,這是解決行政爭議的重要制度。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為對拘留、罰款、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財物等行政處罰不服的;對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對財產的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不服的;認為行政機關侵犯法律規定的經營自主權的;認為符合法定條件申請行政機關頒發許可證和執照,行政機關拒絕頒發或者不予答復的;申請行政機關履行保護人身權、財產權的法定職責,行政機關拒絕履行或者不予答復的;認為行政機關沒有依法發給撫恤金的;認為行政機關違法要求履行義務的;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其他人身權、財產權的。
(二)征地糾紛行政復議: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服行政主體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認為行政主體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了其合法權益,依法向法定的行政復議機關提出復議申請,行政復議機關依法對該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合法性、適當性審查,并作出行政復議決定的行政行為。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通過行政救濟途徑解決行政爭議的一種方法。
(三)征地糾紛中的民事訴訟。在征地糾紛中,大多數進行的訴訟屬于行政訴訟,民事訴訟時為數不多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程序都要走行政訴訟,有時候也可以走民事訴訟的程序,如對于非法占地的行為,從民事角度考慮我們可以起訴民事侵權,要求停止侵害、賠償損失、恢復原狀。對于已經簽訂征地補償協議,如果該協議簽訂過程中存在脅迫等手段,則從民事訴訟的角度起訴撤銷該協議。
(四)征地補償協調裁決。征地補償裁決也可以稱之為征地補償協調與裁決,是指對補償標準有爭議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協調;協調不成的,由批準征用土地的人民政府裁決,這是國家為減少、解決征地糾紛而推行的制度。機制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是協調,二是裁決,協調是裁決的前置,未經協調的不能進入裁決。
(五)征地糾紛聽證制度。征地糾紛聽證制度是指在土地征收糾紛中擬作出行政處罰、行政許可決定,制定規章和規范性文件時,主管部門組織聽證,應當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和便民的原則,充分聽取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意見,保證其陳述意見、質證和申辯的權利的制度。它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主管部門依職權組織的聽證,一種是申請人申請才組織的聽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證業務范圍是什么
2021-03-01犯罪嫌疑人被逮捕后在偵查階段可以羈押多長時間
2021-03-10調解后財產還查封嗎
2021-01-01房產中介費支付可能引起的糾紛有哪些
2021-03-14服務期與勞動合同期限沖突問題
2021-02-08離職工傷員工的后續治療費誰付
2021-03-22保姆提供勞務致人損害由誰擔責
2020-12-30投保一定能獲得賠償嗎
2020-11-08保險合同的方式是什么解除的?
2021-02-14人身保險重復保險的賠償原則有哪些
2021-03-18保險車輛出險后理賠的基本步驟是什么
2021-02-14沒有上崗證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2-02網上意外保險理賠流程
2021-03-24如何選擇合格的保險代理人
2020-12-14當心!保險代理人的五句話
2020-12-28土地承包經營權戶主有什么權利
2020-12-30農村機動地需要交錢嗎
2020-11-25土地出讓合同書怎么寫
2021-02-02如何計算土地出讓金
2020-11-27農村商業用房拆遷補償辦法是怎樣的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