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絕關系的協議書沒有公證起效嗎
我國法律對斷絕父母子女關系的行為是不支持的,所以公證機關是不會對這類協議書進行公證的,即使公證了也不具有法律效力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證法》
第三十六條?經公證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法律意義的事實和文書,應當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但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該項公證的除外。
第三十九條?當事人、公證事項的利害關系人認為公證書有錯誤的,可以向出具該公證書的公證機構提出復查。公證書的內容違法或者與事實不符的,公證機構應當撤銷該公證書并予以公告,該公證書自始無效;公證書有其他錯誤的,公證機構應當予以更正。
公證處的業務范圍
(一)按照公證對象的性質可分為:
1、證明法律行為。
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行為。如訂立合同、招標、拍賣、收養、贈與等。法律行為的公證必須同時具有以下三個條件:
(1)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實;
(3)行為的內容和形式不違背法律、法規、規章和社會公共利益。
2、證明有法律意義的文書。
是指一切在法律上有效的文書和書面形式的法律行為,而這些有法律意義的文書都能作為確定權利義務關系的書面證據。如證明親屬關系,證明法人資格,證明學歷等。只要文書的內容不與我國現行法律、政策相違背,公證機關都應根據當事人的申請予以公證,以預防糾紛,減少訴訟。
3、證明有法律意義的事實。
是指法律上對當事人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設立、變更和終止,或民事權利的實現有一定影響作用的各種客觀事實。如證明出生、死亡等事實;證明意外事故,如空難事故,海損事故,風雹、洪澇災害等意外事故。法律事實包括事件(自然事件、社會事件)和行為兩類,但并非所有的事件和行為都是法律實事。只有當法律規定把某種事實同一定的法律后果聯系起來的時候,即產生、變更和終止權利義務關系時,這種事實才被認為是法律事實,才具有法律意義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我國法律對斷絕父母子女關系的行為是不支持的,所以公證機關是不會對這類協議書進行公證的,即使公證了也不具有法律效力的。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身損害五級傷殘標準是什么
2021-03-04征地補償安置程序有哪些
2021-03-01放棄行政復議后能再行政復議嗎
2020-12-17行政機關扣押貨物不開清單該怎么辦
2020-11-24中外合資商業銀行適用商業銀行法嗎
2021-02-21交通事故怎么界定
2020-12-13如何區分票據無效和票據變造
2020-12-25移送管轄保全是否變更法院
2021-03-06申請回避的理由
2021-03-03發生車禍有傷員怎么賠償
2020-12-12無證房產怎么確權
2021-02-11商業銀行無故拖延支付本金的需要承擔什么責任
2020-11-25夫妻財產分割:人身保險合同權益的分割
2021-01-29保險合同成立兩年后能否以未如實告知拒賠
2021-03-08保險合同中投保人的主要義務
2021-03-09辭職后保險怎么處理
2020-11-20車子被砸保險公司可以不理賠嗎
2020-12-25保險理賠有時間限制嗎
2020-11-23汽車浸水保險如何賠?
2021-01-10保險代理人管理規則有什么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