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不同意取保候審被告可以取保候審嗎
答案是可以的,但需要滿足需要的取保候審條件才可以。
哪些人有權申請取保候審
《刑事訴訟法》第九十五條明文規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辯護人有權申請變更強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收到申請后,應當在三日以內作出決定;不同意變更強制措施的,應當告知申請人,并說明不同意的理由。
這是一項授權性規定,也是一項排他性規定,這一規定即將申請取保候審的主體資格授予給了已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本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近親屬以及辯護人。
“法定代理人”就是指依法代理被代理人從事某種行為的人。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六條的規定,法定代理人是指被代理人的父母、養父母、監護人和負有保護責任的機關、團體的代表。
“近親屬”則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32條規定,辯護人的范圍包括:律師;人民團體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單位推薦的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監護人、親友,也可以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托,作他的辯護人。
如何申請取保候審
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和律師申請取保候審應當采用書面形式。
有權決定的機關應當在收到書面申請后7日以內作出是否同意的答復。對符合取保候審條件并且提出了保證人或者能夠交納保證金的,公安、司法機關應當同意并依法辦理取保候審手續;對不符合取保候審法定條件的,不同意取保候審不同意取保候審的應當告知申請人并說明不同意的理由。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12個月。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申請取保候審的權利。而且獲得取保候審,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為自己洗脫犯罪嫌疑有重大幫助。不過司法實踐中,很多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在準備申請材料時,不清楚司法機關的審查重點,在申請書中一味的強調犯罪嫌疑人無罪的可能性,最后導致申請不能獲得司法機關的批準。如果大家對于這個問題還有什么疑惑,我們有專業刑事辯護律師為您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撤銷行政許可需要聽證嗎
2020-12-08老婆不愿意生小孩,她侵犯了我的生育權嗎
2021-02-20合同一方可以是兩個主體嗎
2021-01-20多人居間合同怎么簽才有效
2021-01-29黑龍江省農村宅基地面積標準是多少
2021-02-25購房訂金可以退嗎?購房訂金和購房定金有何區別
2021-01-25單位與個人簽訂勞務合同需注意什么
2021-03-15空難后保險應該怎樣理賠
2020-11-29航班延誤險的規定
2021-02-24國際貨物運輸保險合同的內容有哪些
2021-01-31把別人車撞了保險公司怎么賠
2020-12-26保險公司擅自在院墻上開門被判敗訴
2021-02-16被車碰了該怎么理賠
2020-12-21保險合同成立的要件有哪些
2020-12-28最高法民二庭負責人解讀保險法解釋(二)
2020-11-09雇主責任險案例
2021-01-12兼業保險代理人形式
2021-03-19買保險的六條準則
2021-01-30人身險賠付金能否作為遺產繼承?
2021-02-01如何寫荒地承包合同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