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提問:行政訴訟的特有原則是什么
律師解答:選擇復議原則是指在法律、法規沒有明確規定必須經過復議的情況下,相對方對行政處理決定不服時,既可以先向上一級行政機關或法律規定的特定機關申請
相關法律常識:
A.選擇復議原則
選擇復議原則是指在法律、法規沒有明確規定必須經過復議的情況下,相對方對行政處理決定不服時,既可以先向上一級行政機關或法律規定的特定機關申請,對復議決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起訴,也可以不經復議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簡言之,在我國,復議不是進行行政訴訟的必經程序,是否經過復議,由相對方自己選擇。
把復議作為行政訴訟的必經階段,即復議前置原則,是一些國家行政訴訟的一項基本原則。
B.審查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性原則
行政主體作出的能夠直接或者間接引起行政法律效果的行為,稱之為“行政行為”。依據行政行為所實施的對象、產生的效力和適用的范圍的不同,可以將其分為“抽象行政行為”和“具體行政行為”。抽象行政行為是指行政機關在行政管理活動中,依法制定、發布的對不特定的行政管理相對方具有法律約束力的規范性文件。
具體行政行為是指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及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行政機關委托的組織或個人在行政管理活動中,依法行使行政職權,針對特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就特定的具體事項,作出的有關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權利義務的單方行為。其特點正好與抽象行政行為相反,只對特定和具體事項或特定人有效,不具有普遍約束力,同時只對已經發生的行為或事件作出。抽象行政行為和具體行政行為都有可能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構成侵害,但根據《行政訴訟法)第2條的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只能在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權益時,才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如果是認為抽象行政行為的規定影響、妨礙或者侵犯自己的合法權益時,則不能向人民法院起訴。
C.具體行政行為不因訴訟而停止執行原則
《行政訴訟法》第44條規定:“訴訟期間,不停止具體行政行為的執行”。此與民事訴訟完全不同。其根據是,具體行政行為是行政機關代表國家依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作出的,一旦作出即應推定其為合法,亦即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具有先定力。因而,即使相對方認為具體行政行為違法并向人民法院起訴,要求撤銷或者改變違法具體行政行為,但在人民法院代表國家依據有關法律、法規作出生效判決之前,具體行政行為仍然被推定為合法有效,也就要求得到執行。同時,實行這一原則也有利于保證國家行政管理活動的正常進行。否則,只要相對方提起訴訟,具體行政行為便停止執行,行政機關的管理活動也就無法正常進行,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及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就有可能受到損害。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何種情況下適用學生傷害事故責任
2020-12-05拆遷辦可以做行政訴訟被告嗎
2021-01-02商業承兌匯票的提示承兌是什么
2021-02-10離婚訴訟書可以寫得詳細點嗎
2021-03-09遺產繼承唯一法定繼承人還用公證嗎
2020-11-17撫恤金就是工亡賠償嗎
2020-11-15小產權房買斷需要什么手續
2020-11-29飛機延誤賠償哪里領
2020-12-02海洋貨物運輸保險案例:貨運保險糾紛案
2021-03-10新型人身保險產品謀求發展的對策
2021-02-28盡快得到保險理賠償的方法有哪些
2021-02-20化名保單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22被保險人的義務
2021-01-29論保險詐騙的共犯問題
2021-02-26承包合同未到期能否單方中止
2020-12-21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合同怎么寫
2021-01-12營業房遇拆遷,租戶怎么補償
2021-01-03上海拆遷安置房如何交付
2021-01-31拆遷安置補償費如何約定支付
2020-12-20拆遷安置房如何分房子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