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訴訟的期限
根據我國《行政訴訟法》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在知道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3個月內提出。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如果行政機關作出具體行政行為時,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訴權或起訴期限的,根據最高法院《關于執行〈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解釋》(以下簡稱《解釋》)規定:起訴期限從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訴權或起訴期限之日起計算。但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具體行政行為內容之日起最長不得超過兩年。復議決定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訴權或法定起訴期限的,亦適用前述規定。
《解釋》第42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知道行政機關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內容的,其起訴期限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內容之日起計算。對涉及不動產的具體行政行為從作出之日起超過20年,其他具體行政行為從作出之日超過5年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法院審理期限
《行政訴訟法》第57條規定: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3個月內作出第一審判決,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高級人民法院批準,高級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案件需要延長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準。
《行政訴訟法》第60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應當在收到上訴狀之日起兩個月內作出終審判決,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高級人民法院批準,高級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需要延長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準。
《解釋》第81條對再審案件審限規定為:按照第一審程序審理的,審限為3個月,按第二審程序審理的,審限為2個月。
上訴、申訴期限
《行政訴訟法》第58條規定:當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15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逾期不提起上訴的,人民法院的第一審判決或裁定發生法律效力。
《解釋》第73條規定,當事人申請再審應當在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后兩年內提出。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行政賠償調解書,提出證據證明調解違反自愿原則或者調解協議的內容違反法律規定的,可以在兩年內申請再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份公司設立的條件
2021-03-23股權質押合同公證應該注意哪些事項
2020-11-22孤老的監護人如何指定
2021-02-06集資房出售要補交什么嗎
2020-11-17商業銀行接管決定是否要公布
2021-01-05裝修合同逾期多久解除合同
2021-01-13房產證糾紛如何維權
2021-01-08履行勞動合同的原則
2020-11-15第三人代為履行后怎么追償
2020-11-13意外險車禍手骨折能賠多少錢
2021-02-19兒童意外險不得超過多少
2020-12-30人身意外險理賠流程是什么
2021-03-12兩車撞痕不符保險理賠遭拒
2021-01-26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二條是怎樣的
2021-01-03法律對保險代理人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22對一“保險詐騙案”所涉相關問題探討
2020-11-19夫妻車相撞到底承保保險公司能不能免責?
2021-01-20土地承包權和經營權有什么不同嗎
2020-12-28未征收的土地出讓如何處理
2020-11-18陽春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1-08